五味子林地仿野生原生态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杜敏 杜国鹏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五味子林地仿野生原生态化栽培技术,包括种子处理、播种育苗、选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内容,以期为五味子的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五味子;林地;仿野生原生态;栽培技术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cnsis T. Ball.)属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喜光耐阴耐寒,适于湿润肥沃、疏松透气土壤中生长。五味子以果实入药,具有润气津肺、滋肾涩精、益智安神之功效,要求其木质素含量高,无残毒。五味子林地仿野生原生态化栽培就是在人工调控下,将五味子还原于肥沃湿润的林中、林缘、沟壑、灌丛等野生自然环境中生长发育,在适宜的生育条件下,生产原生态五味子产品,达到有机绿色、提高药效的目的。与普通人工栽培的最大区别是五味子生长发育还原于野生状态,杜绝使用化学肥料和高剧毒化学农药,无残留,培植品质优良、保健和医药功效显著的五味子产品。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1种子处理
  
  生育期间查看生产园生产树、长势、年限、产量等性状,挑选树势强健、外形好、果量大、单穗重30~35 g,单粒重1.0~1.5 g,果大粒大,分布均匀,整体挂果在300穗以上、标准穗占70%,无大小粒现象的植株作为标准采种树;秋收期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单独晒干、阴干或置放于通风干燥处干燥,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鉴于五味子种子后熟期较长、寿命短、果皮脱后发芽率低特性,故选种后,将种子置放于低温、湿润条件下50~70 d,完成后熟。并将带果皮的种子在室内干燥、冷凉、洁净条件下贮藏。室外处理的方法是在入冬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15 ℃温水浸泡1~2 d,至果肉完全膨胀后捞出,搓去果肉,清除秕粒。再将搓掉果肉的种子用清水再浸5~7 d,使种子充分吸水。浸泡期间,每隔2 d换1次水,换水时继续清除秕粒和其他残渣。浸泡后捞出晾干,与种子2~3倍的湿砂混匀,调节含水量到10%,然后放入室外场地高燥处的50 cm深坑中,上覆10~15 cm厚湿砂或细土,再覆柴草或草帘,进行室外低温处理。翌年5—6月,种子裂口达到70%时即可播种。室内处理的方法是在翌年2月中下旬进行浸泡、清理,并将带湿砂种子置放于5~15 ℃室内,装入木箱进行砂藏处理,种子裂口达到70%时即可播种[1-2]。
  
  2播种育苗
  
  选择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并有灌溉条件的腐殖土、砂壤土或老参地,进行耕翻耙压,再做成宽11.2 m、高15 cm的畦床,施入腐熟厩肥5~10 kg/m2,与畦面一并拌匀,耙细清杂,上覆15 cm以上疏松土层,耧平床面,即可播种。4月中旬至5月中旬,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在畦床上进行条播,行距10~15 cm,沟深5~6 cm,播量112.5~180.0 g/hm2,播后覆土2~4 cm厚,覆土后轻轻镇压,并加盖覆盖物以保湿保温。播种后搭1.0~1.5 m高棚架,上覆草帘或苇帘等遮荫,床面土壤干旱时及时浇水,使土壤湿度始终保持在30%~40%。播种后20~30 d陆续出苗,当苗高5~6 cm(2~4片真叶)时可撤掉遮阳帘,并按4~6 cm株距定苗,翌年春季即可移栽定植。
  
  3选地移栽
  
  选择无霜期115 d以上、背风向阳、视野开阔、通风透光、立木分布均匀、受光面积大、光照时间长的阔叶林地或针阔混交林地的林缘、沟壑或林间疏林地带。土壤湿润保水,呈微酸性或酸性,土层在50 cm以上,通透性好,保水力强,排水良好,腐殖质层厚。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旱涝保收。水质清澈,无污染源。远离工厂、矿山、距交通干线500 m以上,周围设防风林网,植被完好,空气清新,生态优越。经检测,园地及时周边的土壤、水、大气等环境质量符合国颁无公害标准。实行林地仿野生化栽植方式,选好地址后,根据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按南北走向,用经纬仪精确测出各行各株栽植位置,在两端插上标桩,挂线连接两端标桩,行距2.0 m,种植带宽1.0 m,株距50 cm。定标后,清掉种植带内杂草,将土壤翻松整平耙细,保留种植带内的全部立体活性树木和部分对整地、播种、管理无碍的灌木丛,并保留行距间的所有木本和草本植物。4月下旬至5月上旬,按既定栽植位置,挖直径和深度各为30 cm的圆坑,施入适量的厩肥,覆3 cm厚浮土,把苗栽下,每穴1株。栽苗时使根系舒展,防止窝根与倒根,栽后踏实,灌足水,待水渗透后用土封穴。15 d后查苗补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