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地区姬松茸合成培养基的堆制方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林爱钦 时间:2015-01-02
  2.2第1次翻堆
  预堆3 d后,进行第1次翻堆,这次翻堆要调节水分、添加氮源,翻堆时采用上下、内外位置对调的方法进行,并在一边搬翻草料,一边补水,即根据翻动过程,发现尚未吸足水分的草料马上灌水补足,就是在原料堆上喷水后再把吸足水分的草料转至新料堆上。这样当1层草料铺至20~30 cm后均匀撒1层过磷酸钙和碳酸氢铵的混合肥(翻堆时,应先把要使用的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混合均匀装袋备用),如此1层稻草、1层肥料堆至高为1.5 m后再另起一行,第2堆紧挨着第1堆,以后翻堆均按此进行。在此次翻堆过程中,应尽量不要往新堆上加水,以避免肥料冲走流失。翻堆后草堆四周最好覆盖薄膜,避免雨水也防草堆四周水分过度散失,覆盖薄膜还可提高发酵温度。
  2.3第2次翻堆
  第1次翻堆后7 d进行第2次翻堆,此次翻堆还要继续调节草料含水量,以手抓一把草用力挤有水滴下。如达不到要求,则应补充,补水仍应在原堆进行。补足后搬到新堆处,这次翻堆添加石灰和石膏,逐层撒入,这次翻堆时新堆高度应降至1.2 m。
  2.4第3次翻堆
  第2次翻堆后6 d进行第3次翻堆,这次翻堆主要是拌匀草料,准备进床。一定要把所有草料拌松并混匀(即把内外、上下、干湿、生熟全混匀),再按序堆放好,以便进床时能从后翻的放在上面外面的料先搬取,先翻的放在前面的底下的料后搬取,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2.5进床
  第3次翻堆即拌料后即要进床。进床时培养料从床架的第3层开始堆放,第3层堆满后堆第4层床架,这样可以保证上料均匀,避免以后铺床时厚度不均。上床时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在60%,即手抓草紧握时有水下淌,如水分不足,进床后还应补水。
  
  3第2次发酵
  
  培养料进床后应立即放下菇房四周的薄膜,使菇房处于密闭状态。根据季节气候条件,及时调控温度和湿度,如春季栽培气温度较低,进床后的菇房温度难以上升,培养料自热难时,应马上采用蒸汽加热或其他方法提高菇房的温度,使进床后的培养料继续发酵。夏季菇房气温高,可以让进床后的菇房自热1~2 d,加热时,当菇房温度达到60 ℃度保持10 h后,应换1次气,使菇房温度降至50~55 ℃度继续保持6~7 d,菇房温度保持期间,如茹房温度过高要开窗放气,如菇房温度不够,要再加热送温。只有保证菇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发酵要求,才能取得好的培养料,料质松软,具酒香味,不允许有氨气和臭味存在。
  
  4参考文献
  [1] 郭倩,潘迎捷,周昌艳,等.姬松茸菌株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初步研究[J].食用菌学报,2004,11(1):12-16.
  [2] 张萍华.姬松茸母种培养基的筛选[J].食用菌,2001,23(2):18-19.
  [3] 杨民和,杨新美,陈立国.松茸的营养生理及培养基的筛选[J].菌物系统,2000(2):272-277.
  [4] 郭倩,周昌艳,宋春艳.姬松茸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04,11(2):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