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地下害虫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闫迎迎 孔涛 时间:2015-01-02
  摘要济源市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对农作物的种子、地下根、茎等造成较大危害。对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地下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防治对策;河南济源
  
  济源市地下害虫有金针虫、蛴螬、蝼蛄、地老虎等,主要危害作物的种子、地下根、茎等。作物在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重者干枯而死,造成缺苗断垄,对作物产量影响很大。为此笔者对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1发生情况
  
  地下害虫在济源市12个镇(办)农作物田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危害,主要危害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在苗期较重,造成缺苗断垄,减产达10%~20%,部分田块减产达50%~60%,严重的甚至绝收。据近年来挖方调查情况来看,地下害虫发生呈偏重发生态势,2008年挖方有虫田块率达74.9%,其中金针虫占59.4%,蛴螬占36.1%,蝼蛄占4.5%,2009年挖方调查,有虫方占76.1%,其中金针虫占60.6%;蛴螬占36.4%,蝼蛄占3%,发生程度较2008年偏轻,但发生面积增加。
  
  2发生特点
  
  2.1金针虫
  金针虫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危害不严重。幼虫可以危害玉米、小麦、豆类及各种蔬菜等,咬食播下的种子、为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茎地下部分,使其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丝状,这是金针虫危害后造成的典型危害状[1]。
  2.2蛴螬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危害麦类、豆类、花生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且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2]。
  2.3蝼蛄
  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成虫、若虫均危害严重。咬食各种作物的种子的幼苗,特别喜食刚发芽的种子,造成严重的缺苗断垄,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善爬行,往来乱窜,隧道纵横,造成种子架空不能发芽,幼苗吊根失水干枯而死。
  2.4地老虎
  地老虎主要危害玉米,1~2龄幼虫日夜群集在杂草或作物的心叶或叶背上取食,将心叶咬成针孔状,叶片展开后呈排孔。3龄以后幼虫进入暴食阶段,分散为害,昼伏在1.7 cm以内的土表内,夜晚出来,尤其在天将亮露水多时活动最甚。其将幼苗从近地面茎部咬断,把断苗拖到洞口取食,4龄后,每条幼虫一夜可咬断3~5株幼苗,甚至10株以上,造成缺苗断垄。
  
  3发生原因
  
  一是虫源基数高。近年来随着秸秆还田推广力度加大,济源市还田面积达到90%以上,连续秸秆还田的麦田土壤疏松,食源丰富,极有利于地下害虫幼虫生长发育。同时,由于济源市农民1年只在小麦播种前对耕地进行翻耕1次,并且耕深有限,对地下害虫虫量积累非常有利。二是防治不力。由于地下害虫活动隐蔽,群众防治意识淡薄,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面积小,处理时用药量不足,导致地下害虫整体防治不力,呈逐年加重态势。三是肥料使用不当。初孵幼虫多先取食土中腐植质,然后取食作物地下部分。近年来,济源市主要以尿素、复合肥等作底肥或追肥,很少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加重了作物受害程度。四是天敌减少。随着近年来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杀伤了大量地下害虫的天敌,如蟾蜍、青蛙、蜥蜴、鸟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