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闫鹏威 时间:2015-01-02
  4水肥管理
  
  为了节约灌溉用水,可采用隔行灌水或播种沟灌水方式。在正常降雨年份,降雨量能够满足夏玉米水分需要,不需进行灌溉。但在一些年份,需要在夏玉米生长关键时期补水灌溉。夏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一段时间,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阶段,对水肥反应非常敏感,如果遇旱应及时灌溉,每次灌水450~600 m3/hm2。华北地区秋旱频繁,应根据情况进行灌溉。玉米生育期间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确保玉米对水分的需求,特别要注意浇好拔节水、抽雄水和灌浆水。抽雄期浇水尤其重要,可有效防止玉米“卡脖旱”。高产玉米田灌浆期田间见湿不见干,保持湿润状态[4]。根据测土化验结果,选用玉米专用缓释长效肥或实行分期追肥。玉米苗期追施尿素225 kg/hm2,并配合使用钙镁磷肥750 kg/hm2或二铵225~300 kg/hm2,适当补充锌肥,越早越好;大喇叭口期(播后40 d左右)施尿素450 kg/hm2。
  
  5病虫草害防治
  
  夏玉米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花叶病毒病、粗缩病、黑粉病、纹枯病等。防治田间大斑病、小斑病,于玉米3~4叶时喷洒800倍壮苗灵加6 000倍96%天达恶霉灵药液,7~10叶时,喷洒800倍天达2116粮食专用型加600倍70%代森锰锌,每7 d喷1次,连续喷2~3次;纹枯病田间病株率达到3%~5%时,用5%井冈霉素水剂6.0~7.5 L/hm2,对水750~1 050 kg喷雾防治,隔7~10 d再防治1次,施药前要剥除病叶叶鞘。玉米进入拔节期后蚜害初步上升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根据虫危害程度10 d左右喷1次,防治2~3次,也可有效防治粘虫、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出苗前用40%乙阿合剂乳油或50%乙草胺乳油1.125 L/hm2,对水750 kg进行封闭式喷雾,有效防止杂草生长,药效在1个月以上。苗期发现点片杂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也可用4%烟嘧磺隆1.05 L/hm2加38%莠去津1.5 L/hm2对水450 kg喷雾。中后期如果杂草发生不严重,进行人工除草。
  
  6适时收获
  
  当夏玉米苞叶变白,上口松开,籽粒基部黑层出现,乳线消失时,玉米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进行收获。早收获(未成熟)对玉米产量、品质都不利。早收玉米籽粒不饱满,含水量较高,容重低,商品品质差;同时,早收获玉米籽粒产量降幅达10%以上。如果为下一茬作物腾地必需早收获时,可连秆收获,1~2周后再掰果穗,可促使玉米秸秆中的养分向籽粒中运转,能够明显提高产量和品质。每推迟1 d收获,千粒重平均每天提高2~3 g,籽粒产量平均每天增加75~90 kg/hm2。因此,在不影响下茬小麦正常播种的前提下,应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时间。
  
  7参考文献
  [1] 褚若男.夏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农业,2008(7):47.
  [2] 成红梅.夏玉米栽培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09(16):11.
  [3] 严明环,张云鹤 .江淮地区夏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20.
  [4] 陈洪俭,李祥昭.淮北的气候特点与夏玉米栽培[J].安徽农业科学,1995, 23(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