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瘤黑粉病的诊断与防治
作者:付亚平 王军霞 张伟亮 贾和田
摘要通过对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瘤黑粉病;诊断;防治
近年来,玉米已成为丘陵旱作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连年重茬种植,致使玉米瘤黑粉病逐年加重。据调查,在太行山区涉县,一般地块病株率在5%~15%,个别严重的地块高达35%以上,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甚至引发种子纠纷。
1病害症状
玉米瘤黑粉病又名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DC.)Corda),是玉米上极为普遍的一种病害,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玉米瘤黑粉病,又名玉米“乌霉”,群众称之为长“蘑菇”。在玉米各生育时期,各个部位均可发病。幼苗长到3~5片叶时即可显症,苗期染病扭曲抽缩,叶鞘及心叶破裂,严重的会出现早枯;叶片被感染,一般形成的菌瘿如豆粒或花生粒大小;茎或气生根被感染,形成的菌瘿如拳头大小;雌穗被侵染,多在果穗上中部或个别籽粒上形成菌瘿,严重的全穗形成大而畸形的菌瘤;雄穗被侵染,大部分或个别小花形成长囊状或角状病瘤[1]。菌瘤外包有寄主表皮组织形成薄膜,均为白色或淡紫红色,渐变成灰色,后期变为黑灰色瘤状菌瘿,菌瘿成熟后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
2发生规律及特征
玉米瘤黑粉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玉米黑粉菌属。冬孢子为球形至卵形,直径为2~8 μm,暗褐色或浅橄榄色,厚壁,表面有细刺状突起。冬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26 ℃,最高为35~38 ℃,最低为5~10 ℃。冬孢子萌发产生4个无色纺锤形的担孢子。病菌以冬孢子在土壤中及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浸染源,混有病残体的堆肥也是初次浸染源之一,初侵染来源的冬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产生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经风雨传播至玉米的幼嫩组织或心叶叶旋内。担孢子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很快萌发,侵染丝穿透寄主表皮或从伤口侵入。菌丝在寄主组织中生长发育,并产生吲哚乙酸,刺激寄主局部组织细胞旺盛分裂,逐渐肿大成菌瘿,并在菌瘿中产生大量冬孢子,菌瘿成熟后破裂,冬孢子散出随风传播,可不断引起再侵染。在抽穗期前后30 d内是玉米瘤黑粉病的盛发期,玉米抽雄前后如遇干旱,又不能及时灌溉,常造成玉米生理干旱,膨压降低,抗病力变弱,有利于病菌的浸染和发病。田间高温多湿易于结露,以及暴风雨过后,造成大量损伤,都会造成严重发病。连作田、高肥密植田往往发病较重。植株地上幼嫩组织和器官均可发病,病部的典型特征是产生肿瘤。病瘤初呈银白色,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并迅速膨大,常能冲破苞叶而外露,表面变暗,略带浅紫红色,内部则变灰至黑色,失水后当外膜破裂时,散出大量黑粉,即病菌的冬孢子。雌穗发病可部分或全部变成较大肿瘤,叶上发病则形成密集成串小瘤。
3发病原因
一是品种抗性。不同品种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近年来推广玉米品种抗病性差,发病趋重。一般杂交种比其亲本自交系或一般品种较抗病;硬粒型玉米较抗病,马齿型次之,甜玉米较感病;雌穗的苞叶厚、长、紧密的较抗病,反之包不紧的较易感病。二是自然灾害。遭受暴风雨或冰雹袭击后,植株伤口增多,也有利于病原菌侵入,发病趋重;玉米抽雄前后遭遇干旱,抗病性明显减弱,此时若遇到小雨或结露,病原菌得以侵染,就会严重发病。三是虫害为害。玉米螟、粘虫、甜菜夜蛾等害虫既能传播带病原菌孢子,又可造成伤口,因而虫害为害严重的地块,瘤黑粉病也严重[2]。四是田间管理。种植密度过大,据调查,田间密度超过9万株/hm2的地块,病株率最高可达40%;偏施氮肥的田块,通风透光不良,玉米组织柔嫩,也有利于病原菌侵染发病;收获后不及时清除病残体、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等,多年连作田土壤积累了大量病菌,这是严重发病的关键条件,都会使田间菌源增多,发病严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