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地区鹅掌楸丰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2选地整地
  根据鹅掌楸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造林地应选择比较背阴的山谷和山坡中下部,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造林。由于鹅掌楸不耐干旱、水湿,应避免在山脊、风口或季节性积水的地段造林。林地在秋末冬初进行全面清理炼山,而后炼山进行整地。整地规格为水平带状整地,带宽1.0~1.5 m,带间距2.0 m,带面深30 cm,带面上挖明穴,穴径为60~80 cm,穴深为50~60 cm。
  3苗木选择及处理
  选育良种壮苗,选用鹅掌楸实生一至二年生苗木,苗木高度70 cm以上、地径1.0 cm以上、无冻害、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起苗后断根,把杂乱细小根剪除,根幅控制在20 cm左右,有病虫害及冻害的剔除,苗木尽量随起随栽。如不能随时栽植,选背风向阳处挖沟假值,根部覆土并浇水保温,上覆植物秸杆或草包防冻。造林开始后,再经1次“蘸浆”处理。
  4栽植
  选每年春季至清明之间、墒情较好时造林。栽植株行距为2.0 m×(2.0~2.5)m,栽植密度为2 715株/hm2左右。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中下部栽植1 500株/hm2左右,栽植时间一般3月上中旬,造林时施底肥后造林。同时,鹅掌楸可与板栗、油茶、茶叶进行混交造林,以提高经济效益,与其他树种混交要考虑其他树种特性,应适当稀植。栽植方法为穴植。先回填腐殖质土于穴底,再把苗木理好根系,使其均匀舒展、不窝根、不上翘、不出露,同时注意保持深度。然后分层覆土,把肥沃湿润土壤填于根际,并分次踏实,使土壤根系密结,防止干燥空气侵入,保持根系湿润。穴面修成小丘状,踏实后穴面再覆1层虚土,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5 幼林抚育
  造林后,苗木从圃地的密上群体转为林地的疏生个体,幼树与环境、杂草、杂灌之间的矛盾突出了。“三分造,七分管”,必须及时抚育,排除杂草、杂灌的威胁,改善林地土壤条件,保证幼林健壮成长。最好连续4~5年进行抚育。第1~2年分别在3—4月、5—6月、8—9月各进行1次抚育,抚育措施主要是松土除草,树根周围进行“围蔸”处理,松土深度15 cm。第3~4年,分别在5—6月、7—9月各进行1次抚育,主要措施为:砍除低灌杂草,砍茬保持在5 cm以下。第5年在8—9月进行1次砍灌、修枝。在抚育幼林期间可提倡林农间作(豆科类矮杆作物),既充分利用林地,又有效地抚育了幼林。株行间的空隙大,间种作物可降低地表高温,提高地面空气湿度,抑制林下杂草的繁殖滋生,为幼林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水肥条件,使幼树生长有较大的营养空间,形成壮大的树干和根系,有利于林木的持续旺盛生长。为了促进树干生长端直粗壮,可于秋末进行适当修枝。
  6水肥管理
  条件许可情况下,可对植株进行施追肥,施肥种类以复合肥和尿素为主。施肥方法为环状沟施。施肥时间为每年4—6月,可与每年幼林抚育同时进行,尽量少施多次,但最晚不可迟于8月后施肥。鹅掌楸忌干旱,怕低湿水涝的落叶乔木,水分管理应掌握“看天、看地、看植物”的原则,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浇水时,应注意其地面应平或略高于四周地面,以防下雨或浇水时积水。同时,在地势低洼易积水处,要开排水沟,保证能及时排水。夏季梅雨季节、强降雨天气应及时排水。
  7参考文献
  [1] 叶桂艳.中国兰科树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6.
  [2] 顾万春.主要阔叶树种速生丰产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郑万钧.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507-508.
  [4] 李秀芹,张国斌.马褂木繁育与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06-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