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疫病流行特征及防治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洪斌 时间:2015-01-02

  摘要介绍了规模猪场疫病流行特征,总结了其防治对策,以期为规模猪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规模猪场;疫病;流行特征;防治对策
  
  现代养猪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规模养猪场的不断兴起,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疫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1]。笔者从事猪病防治工作30余年,近年来参与了规模化养猪场的猪病防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规模猪场疫病的流行特征
  1.1温和性和非典型性疫病不断出现
  在疫病的流行过程中,发现疫病出现温和性和非典型性变化。如从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不像猪瘟,而实验室诊断的结果是猪瘟阳性。某些旧病已经以新的面貌出现。此外,有些病原的毒力增强,即使经过免疫接种的猪群也会发病,给疫病的诊断、免疫接种和防疫治疗造成了很大困难。
  1.2呼吸系统疾病加重
  由于规模化养猪场饲养密度大,卫生消毒不严,猪舍通风换气不良,为猪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条件。近年来猪支原体肺炎(MPS)、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猪萎缩性鼻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猪伪狂犬、猪流感、猪圆环病毒(PCV2)等病的感染,造成猪呼吸系统发病率的增加,危害加重。发病后难以控制,发病率一般在40%~50%,死亡率在5%~30%。
  1.3新病不断出现
  近年来,从国外传入的各种新病不断出现。如猪繁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PCV2)、猪增生性肠病(PPE)、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猪蚊形螺旋体痢疾等。这些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给规模化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1.4疫病的混合感染和各种综合症不断出现
  由于规模化养猪场使用年限的增加,造成猪场环境中残存多种病原体,一旦猪群猪只抵抗力降低,环境和气候发生变化,猪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这时即可出现2种或多种病原体所致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在混合感染中现有2种病毒(PRRS与PCV2)或3种病毒(PRRS、PRV和PCV2)所致的双重或三重感染,也有2种细菌或3种细菌所致的双重或三重感染,还有病毒与细菌、病毒与寄生虫、细菌与寄生虫的混合感染。还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综合症,如猪呼吸系统综合症等。这种病在大部分规模化养猪场都有发生,有的养猪场发病率高达40%~50%,严重影响猪只的生长发育。
  1.5猪只的继发感染
  猪只患病后的继发感染也是规模化养猪场的常发病,即猪只被1种病原体感染后,由于环境中存在多种病原体,如果采取措施不力或机体抵抗力降低,即可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1.6猪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治疗疾病效果不佳
  规模化养猪场在疾病的防治上,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在疾病的防治上由过去的单一性,转变为综合防治。除应用抗生素外,还应使用球蛋白、干扰素、转移因子等药物。有的养猪场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使猪体内的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当发生疾病后,再使用抗生素则效果不佳。
  1.7猪群对各种疫病的易感性增强
  规模化养猪场,由于其饲养密度大,猪舍通风换气不良,舍内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高;加之各种刺激,造成猪只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使猪只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