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依靠农业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名特优产品,是创新农业增效思路、实现农民增收的内在要求。一是引进与改造并重,瞄准市场需求,引进新品种,改造老品种,大力发展名、特、优品种,占领市场。二是建立良种示范基地,优胜劣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科技示范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和经营方式转变,实现产业升级。三是聘请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巡回指导,直接到田间、山头现场指导,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向技术要效益。四是加强与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交流,解决当前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3.4加强仙台农业合作,拓宽增效增收的渠道
要在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把握机遇,重视、调整和优化台商来仙游县进行农业投资的结构,确立仙台农业合作的宏观布局,循序渐进地拓展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实现农业交流的快速发展。要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优势规划重点开发项目,重视引导外资向内地倾斜,让山区的资源优势借助于外资转化为经济优势,加速全县对外开放步伐。要注重提高引资的质量、档次与水平,规划创办高品质的台商农业开发区,招外资、引良种、学技术、取经验,垫高产业起飞平台,逐步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3.5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效增效增收机制
农业产业化是新世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关键是抓好农业龙头企业。仙游县中茂、中源、超大、亿松、康辉等9家农业龙头企业,坚持走“龙头+基地+农户”的路子,努力提高企业的规模、档次和效益,在开拓市场、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牵动和辐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从横向看,仙游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发展规模经济,加强资本运营,促进企业升级。发展集系列加工、储运、销售、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龙头企业,培养出1~2家全国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二是通过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增强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拓宽农产品深度加工领域,开发新产品,力争以新取胜,以质量取胜。龙头企业要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制定出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的质量标准,大力推行制定出与国际认证体系接轨的质量标准,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创造更多的名牌产品。三是努力开拓市场,提高企业外向度。要坚持实施名牌战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创汇农业,提高名牌农产品的整体效应。四是健全利益连接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在建立稳定生产基地的同时,要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让农民得到实惠,实现共同发展。五是政策扶持。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和服务,主动为龙头企业排忧解难,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做到增加财政资金投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金融信贷服务,为农业龙头企业办实事。
3.6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实践的选择,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负责,谁得益”的原则,更多地发挥城乡居民、民间和社会潜资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4]。要把农民推进工业化的积极性与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为了充分发挥农民在小城镇中的主体作用,应改革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建立适应农村城市化要求、有利于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效与农民增收的渠道。
4参考文献
[1] 董理.关于漯河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78-80.
[2] 李文信,陆玉英,阮经宙,等.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途径及措施探讨[J].广西农业科学,2007,38(2):209-211.
[3] 贺义敏,李霁.对大同市农民增收措施的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5):97,100.
[4] 魏凤娟.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之路径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