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现状及成效
摘要介绍了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基础建设现状及运行机制,分析了示范场的作用及其效益,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现状;运行机制;成效;安徽蒙城
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自2003年创办以来,坚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中心,以粮油作物为重点,通过加强管理和机制创新,示范场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良种繁育工作得到稳步发展,科技支撑和示范引导作用得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加快农技推广能力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示范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示范场位于县城南10 km,于2003年从乐土镇购买土地14 hm2。经过几年的建设,现有办公楼及仓库9间3层,面积800 m2,晾棚300 m2,塑料大棚2 000 m2,水泥晒场200 m2,防护墙1 100 m,水泥道路3 000 m2,桥涵4座,排水沟1 000 m,机井4眼,半移动式喷灌设备2套,安装50 kW变压器1台,做到能灌能排。同时,购置了大型拖拉机,小区脱粒机,配备数粒仪、干燥箱、恒温箱、电脑、投影仪等仪器设备,为试验示范、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属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技推广中心有办公楼1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站楼1座,培训教室1处,建筑面积3 800 m2。现有职工7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2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36人;在学历构成上,大学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27人,中专26人,雄厚的技术力量为示范场提供全方位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2运行机制
2.1组织管理实行场长负责制
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产权属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县农委二级机构,全民事业单位。管理上实行场长负责制,由农技中心1名副主任兼任示范场场长,按照建场的宗旨和指导思想,统一规划、统一运作、统一管理。
2.2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方式
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为法人代表,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机制,保障了示范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2.3投入机制以县为主,单位、个体投入相结合
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从争取到的有关项目资金中支出,做到专款专用;除科研、试验用地外,其余土地由农技推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承包开展示范,示范费用自筹,自负盈亏,既安置了就业人员,又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科研、试验费用从课题专项经费中列支。通过项目、单位、个人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强了示范场建设,为示范场增添了活力和发展后劲。
3取得的成效
3.1引种和繁育优良品种
示范场围绕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大宗农作物,广泛收集良种信息,引进优良品种,先后引进了小麦品种66个,玉米品种70个,大豆品种21个,棉花品种51个,油菜品种23个。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筛选出具有9 000 kg/hm2以上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10个,分别是周麦18、皖麦55、皖麦53、皖麦52、连麦2号、济麦20、皖麦50、烟农19、豫麦49-198和邯6172;筛选出玉米品种郑单958、鲁单981、中科4号、先玉335、浚单20,大豆品种中黄13,棉花品种当杂1号、全杂1号、隆安棉2号、皖杂8号等。这些品种经过繁育,大多推荐为良种补贴项目招标品种和主导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中烟农19小麦品种每年应用面积9.3万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90%,克服了农民乱引种、盲目引种和品种多、乱、杂现象,减少了生产风险,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速度,对稳定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2进行试验示范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目标,针对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的技术难题,县农技推广中心积极与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密切合作,在示范场进行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关键技术研究,主要有: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超高产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研究;不同茬口超高产小麦的群体结构及调控技术研究;超高产小麦生育后期保健与防倒技术研究;小麦稳定超高产技术优化集成与示范;秸秆全量连续还田作物生产力保持技术研究与示范;麦、玉米秸秆还田制度下能量与物质流循环特征研究;玉米免少耕机械化播种技术示范等。通过试验示范,研制出淮北旱作区超高产小麦优质高效的氮素运筹技术,完善了淮北地区主推品种烟农19的配套技术,初步完成了小麦稳定超高产技术优化集成,提出适应淮北生态特点的淮北旱作区小麦产量9 000 kg/hm2栽培技术规程,为蒙城县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小麦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7年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最高产量达9 342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