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麦38-96的选育与推广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峰 时间:2015-01-02

  摘要从品种选育、品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产业研发和推广等方面全面介绍了皖麦38-96品种,以为其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皖麦38-96;变异;系统选育;栽培技术
  
  皖麦38-96是2008年安徽省审定的强筋小麦新品种,是经皖麦38变异株进行系统选育而成,因此在选育过程中特别注重抗倒、熟相、叶功能和产量等综合性状,于2003年选出96-2-4-1株行。该株行茎秆粗壮,叶功能好,抗早衰,熟相好,穗大粒多,经品比试验,产量较皖麦38高2.5%,推荐参加安徽省小麦验证试验,表现较好,现将其选育与推广情况介绍如下 。
  1品种选育
  1.1选育背景
  安徽省亳州市农科所培育的强筋小麦皖麦38(涡8779)在生产上表现综合性状优良,但存在抗倒性一般,后期熟相差,而且穗形较小,千粒重偏低等缺点,为了延长其使用寿命,拟通过系统选育进一步克服缺点和提高产量[1]。
  1.2选育目标
  为改善皖麦38的抗倒性、落黄性及丰产性进行选育,其目标性状为:茎秆粗壮较抗倒伏,后期叶功能好,功能期长,提高穗粒数,增加粒重。
  1.3育种方法
  主要是通过系统选育从皖麦38中筛选变异,根据选育目标,从变异株的后代中继续选择变异,直到符合或接近育种目标。
  1.4选育过程
  1996年在涡8779原种田中发现有个别穗子较大、茎秆粗壮的变异,当年选择16株。种株行,1997年选出较优的株行96-2。经繁殖,2000年又从中选出较优的单株20个。2001年选出株行96-2-4,2002年选出6个较抗早衰、叶功能较好的单株,2003年中选96-2-4-1株行,落黄较好,繁殖至2005年,进入品比。2008年通过安徽省小麦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
  2品种表现
  2.1丰产性
  在2005—2006年度亳州农科所品比中,产量8 430 kg/hm2,较对照皖麦38增产2.5%,产量3要素为穗数579万穗/hm2,穗粒数33.5粒,千粒重44.8 g。在2006—2007年度试验中,产量9 609 kg/hm2,穗数616.5万穗/hm2,穗粒数31粒,千粒重50.2 g。在2006—2007年度安徽省小麦验证试验中,产量7 974 kg/hm2,较对照皖麦38增产6.0%[3]。
  2.2品质检验
  其品质经农业部谷物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蛋白质含量15.16%,湿面筋含量36.5%,吸水率62.2%,稳定时间4.2 min,品质与皖麦38相当。
  2.3抗性鉴定
  皖麦38-96中抗白粉,中感叶锈、条锈、纹枯、赤霉病。抗白粉、叶锈能力优于皖麦38。
  2.4性状改进
  在验证试验时,后期发生的倒伏中,该品系倒伏40%,而对照皖麦38倒伏80%,抗倒性优于皖麦38,落黄性也优于皖麦38。该品系较皖麦38长势强,穗长9.7 cm,较皖麦38长1.6 cm;千粒重48.7 g,较皖麦38重9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