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优质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4.1茶树的系统修剪
茶树的系统修剪是培育丰产树冠与提高芽叶质量的关键,也是消灭树冠枝梢病虫的重要措施。为奠定树冠基础的修剪是定型修剪,为树冠面调整、维持生产力的修剪是轻修剪、深修剪;为树冠再造的修剪是重剪和台刈[3]。
4.2茶叶采摘
茶叶采摘可以促进茶树营养生长,控制生殖生长,协调采与养、量与质之间的矛盾,减少虫口,达到多采茶、采好茶,提高茶叶经济效益的目的。采摘标准要求为小开面至中开面之间,一般掌握春、秋茶中开面,夏、冬茶小开面。但在大面积生产情况下,春茶采摘应适当提早,即所谓“前期适当早,中期刚刚好,后期不粗老”。通常采摘是以小开面开始至中开面结束。
5抓好茶园的冬季管理
冬季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恢复树势,提高春茶产量,减少病虫害发生要抓好埋施基肥、修剪、清园、松土等工作。在秋末冬初开始,茶树地上部生长相对停止而地下部进入旺盛生长,应于茶树树冠外缘垂直下方开25 cm×30 cm深宽的施肥沟,施经粉碎的优质麸375~2 250 kg/hm2作基肥,以提高树体的抗逆能力,促进来年春梢早发多发。通过合理修剪,结合清除病虫枝条、弱枝、喷施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可以减少翌年病虫基数。据观察,做好冬园清园工作的茶园,春茶期间基本不发生病虫害,可以做到不施化学农药。
6无公害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6.1以农业防治为主
搞好农业防治,重点抓好茶园生态系统的管理,控制病虫基数,恶化病虫发生条件[4]。
6.2利用天敌资源
生物防治是一项对人畜安全、对茶叶无药害、不污染环境且能降低成本的重要防治措施,应加强对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的保护和利用昆虫激素等生物代谢产物治虫。
6.3适时药剂防治
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的基础上,通过茶园调查,在虫口密度高、病情指数大,超过防治指标的茶园,根据国家无公害茶的生产标准,安全合理使用药剂防治。
6.4禁止在茶园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如甲胺膦、甲基对硫磷、氰戊菊酯、三氯杀虫螨醇等。
7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
在加工过程中注意防止第2次污染,防止重金属铅、铜等残留,包装材料要符合卫生标准。茶叶制作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无公害茶叶加工除要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质量管理的一般要求外,还有其他特殊的要求,一是要注意加工厂区的卫生要求;二是要注意加工工艺的卫生要求;三是原材料产品包装等应符合卫生的要求;四是要注意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卫生要求,确保茶叶不受污染,保证产品达到无公害的要求。
8参考文献
[1] 李培华.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J].硅谷,2009(4):52.
[2] 傅真鹏.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J].宁波农业科技,2003(4):16-17.
[3] 杨建南.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研究[J].海峡科技,2003(10):41.
[4] 陈良君.原生态无公害茶叶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7(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