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优998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温皓 张景文 黄晓凤 时间:2015-01-02
  4.2科学管水
  科学管水是保证水稻平衡生长、获得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通过“以水调肥、以水控肥、以水调气促进禾苗平衡生长[3]。秧苗从播种后到一叶一心期前,实行日排夜灌的方法。早造盖膜期,晴天气温高,保持两头通风,阴天低温盖好膜,揭膜前要先炼苗,选晴天灌畦面水再揭膜。晚造在萌芽期,畦面白天不能有水层或渍水,以免猛烈日晒造成热水高温烫坏谷芽,萌芽见青后可在16:00以后灌水入秧田,并保持畦沟内有水过夜,但白天畦面仍然“湿而无水”。早造2.5~3.0片叶时选择晴天揭膜,揭膜后可灌水至畦面,待自然落干后又灌回水层。晚造二叶期,不分日夜均可有水层浸畦面,落干后又灌回浅水层,干湿交替。起秧前2~3 d,采用拨秧办法起秧不宜排水,抛秧起秧要排干畦面渍水,露硬土块,以利抛秧操作。前期,即秧苗移栽到幼穗分化前,早稻带水移栽,薄水返青,水层浅水分蘖;双季晚稻寸水移栽,深水活蔸,浅水分蘖。中期,即幼穗分化至齐穗前,开好丰产沟,即围沟和“井”子形厢沟,减少串灌、温灌。晒田覆水后,保持深水孕穗,约6~9 cm水层。后期,即始穗至收获,保持浅水间隙灌溉,干干湿湿到收获前3~5 d断水。采取泥皮水抛秧,薄水分蘖,够苗露晒的管理原则,并针对早稻生长期雨水较多的天气情况,够苗后应采取统一“长露”健苗等措施,确保禾苗稳健平衡生长,促进植株健壮,提高植株抗倒能力,提高成穗率,为中期巧施肥料创造条件,实现壮秆大穗目的。
  幼穗分化后天气仍较多雨,仍采取排水为主,以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幼穗发育。破口抽穗期保持田间浅水层,利于整齐抽穗。后期结合天气状况,以排水为主,保持土壤湿润至黄熟。
  4.3抓好病虫害综合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出发,实施栽培,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值以下,并保证符合无公害稻米的规定[4]。病虫害防治措施:①进行种子处理,以杀灭病菌。②做好秧田病虫防治。水稻秧田期、移栽前,要普遍喷洒1次农药,将主要病虫害集中扑灭,严防带入大田,扩散危害。③通过科学的水肥管理,恶化病虫生长环境,降低病虫危害。④进行田间检查,及时控制病虫中心,防止危害蔓延。⑤关键时期,及时喷药防治。实施化学防治,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指定的水稻病虫害防治指标,具体用药技术指标见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及GB4284《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在防病治间适期施药,一药多治或农药合理混用;限制使用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采用农药加载体撒施方法,防治前期一代螟虫和杂草;对水稻叶面病虫、穗部病虫实行针对性低容量喷雾。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维护天敌种群多样性,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有限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等;在水稻返青后至孕穗期田间养鸭,同时利用沟边、路边种植黄豆,为天敌生存创造良好条件,有效保护天敌,可有效控制稻田前期杂草和水稻基部虫害。早造普遍雨水多,在适温高湿条件下,十分有利于纹枯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主要虫害有稻蓟马、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具体防治时间应按当地农业病虫预报部门除虫防病通知为准及时用药防治,确保增产丰收。
  5适时收获
  完熟期及时收获,避免营养物质倒流损失。收获过程中,禁止在沥青路、场和已被化工、农药、工矿废渣、废弃污染过的场地上脱粒、碾压和晾晒。
  6产品包装、运输、加工
  使用印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图案的专用食品袋包装,标明无公害水稻的主要项目指标。产品运输车辆无污染,专车专货调运,严禁一车多货或与有污染的化肥、农药及其他有污染的化工产品等混运。实行一仓一品种或一仓分品种堆放储存,仓库内外悬挂无公害农产品专货仓库标志,仓储期害虫防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防止二次污染。
  7参考文献
  [1] 朱思兰,刘华伟.超级杂交稻天优998超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4):37-38.
  [2] 曾建辉,傅伟康,吴小萍.超级稻天优998超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3):239,54.
  [3] 黄丽君.杂交稻天优998特征特性及抛栽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8,24(9):21.
  [4] 石坤华,许杰浩,何小东,等.超级杂交稻天优998集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J].杂交水稻,2009(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