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潞江坝小粒咖啡优质丰产技术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云建成 张瑞 时间:2015-01-02
  3.4防治病虫害
  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地老虎、黏虫、蚜虫等,要及时进行防治。
  3.5实施秸秆覆盖
  夏玉米生长期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大[4],易造成土壤板结。玉米行间覆盖秸秆,能减少地面蒸发,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蓄水量,抑制杂草,有利于玉米及下茬作物生长发育。
  4穗期田间管理技术
  4.1拔掉弱苗,中耕培土
  夏玉米生长期相对较短,一般种植密度偏大,单株生产力相对较小,往往需要靠群体均衡来获得产量,提高玉米生长整齐度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手段。大田生产由于种子、地力、肥力、病虫害及营养条件的不均衡,不可避免产生小株、弱株,既占据一定空间,影响通风透气,消耗肥力,又不能形成相应的产量,因此应及早拔除,以提高产量。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以促进根系发育,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便保根蓄墒。
  4.2重施穗肥
  夏玉米穗期正处于高温多雨季节,生长速度极快,需肥量很大,这个时期是追肥最重要的时期,它既能满足穗分化发育对养分的要求,又促叶壮杆,有利于穗大粒多,穗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追施时间以小喇叭口期为好,追肥量占总追氮肥的50%~60%,深度10 cm左右,距玉米行8~10 cm,挑施或穴施,缺少墒情时应施肥后及时灌溉,提高肥效。
  4.3及时浇水和排涝
  夏玉米穗期气温高,植株生长旺盛,蒸发量大,需水量大,尤其是该阶段后半期需水量更大,玉米抽雄前后是需水最大期,这时干旱影响性器官的发育和开花传粉,使空秆率和秃顶度增加,因此抽雄前后一旦出现干旱,要及时灌溉。
  4.4注意防病虫,防倒伏
  夏玉米穗期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等,要及时施药防治。
  5夏玉米花粒期管理
  5.1补施粒肥
  玉米生长后期叶面积大,光合作用率高,叶片功能期长,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基本保证,而玉米绿叶活秆成熟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花粒期有充足的有机营养。因此,应酌情追施攻粒肥,一般在雄穗开花期前后追施,以速效氮为主,追施量占总氮量的10%~20%,注意肥水结合。
  5.2及时浇水,排涝
  花粒期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根系活力、叶片功能和决定粒数、粒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花粒期根系的水分管理是保根、保叶、保粒重的主要措施。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此时土壤干旱应及时灌溉。籽粒灌浆过程中,降雨较多,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5.3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
  人工去雄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能增产4.1%~4.8%,在群体较大的高产田除去雄穗,增产效果更明显。去雄宜采取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去雄株数不超过全天株数的一半,地边地头不要去雄,以利于边际玉米授粉,授粉结束后再去雄。
  5.4中耕除草,防治害虫
  后期浅中耕,有破除土壤板结层、松土通气、除草保墒的作用,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养分分解,既可以促进根系吸收、防止早衰、提高粒重,又为小麦播种创造有利条件。夏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等危害,应加强防治。
  5.5适当推迟收获期
  玉米收获过早会导致生育期不足而减产,这阶段减产的首要因素是缩短玉米的灌浆时间,降低粒重。玉米只有在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粒重最大,产量最高。现在农民普遍有早收的习惯,常在果穗包刚变白时就收获,此时千粒重仅为成熟期的90%左右,一般减产10%左右,应适时收获。
  6参考文献
  [1] 崔炳录.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7(3):18.
  [2] 白亚敬.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9):69.
  [3] 郑丽敏,牛永锋,祁国宾.实现夏玉米高产的几个关键措施[J].种业导刊,2006(5):31-32.
  [4] 韩林英.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