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可乡水稻单产提高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杨庆伦 时间:2015-01-02

  摘要从农艺角度分析大可乡水稻中低产的原因,并提出水稻单产提高的改进措施,包括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选用优良品种、改进育秧技术、改进大田栽培技术等内容,以为大可乡水稻增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单产;制约因素;解决对策;大可乡
  
  1基本情况
  大可乡地处石林县西南端,属半山半坝区,海拔1 655~2 068 m,年平均温度16 ℃,水稻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33.3 hm2,由于地理条件及自然气候的影响,有106.7 hm2的中低产田,占全乡水稻面积的32%,平均单产7 050 kg/hm2,与高产样板的产量差距很大。从耕作水平、土壤肥力、微地形、气候等因素考察,中低产稻田主要分布在水尾、岩子脚、南大村3个村,充分挖掘这部分稻田的增产潜力,提高水稻单产,是稳定水稻总产和提高种植效益的主要途径。
  2水稻低产原因
  2.1土壤
  在大可乡的中低产稻田中,大部分是冷浸田、胶泥田和砂漏田。
  2.1.1冷浸田低产原因。①早春水土温度低,秧苗返青和分蘖都很慢,往往要到气温转暖、地温上升后才能转好,同时水土温度低还抑制微生物活动,有机质分解缓慢,养分供应失调[1]。②有效养分缺乏。因水热条件不良,有机质矿化程度低,分解释放养分少,缺磷少钾。土壤普查取土化验数据:有机质4.26%,碱解氮110.27 mg/kg,速效磷6.05 mg/kg,速效钾83 mg/kg。③土壤结构不良,质地粘重,通透性差,Eh值低。④还原物质过多。因Eh值低,嫌气分解和还原作用产生的有机酸、H2S、Fe2+ 过多,毒害水稻根系。
  2.1.2胶泥田低产原因。①胶泥田质地粘重,通气性稍差。②耕性不良,粘结力、粘着力强,难耕难碎。③有效养分低,养分释放缓慢。土壤普查取土化验结果:有机质3.22%,碱解氮137.1 mg/kg,速效磷17.9 mg/kg,速效钾161.5 mg/kg。
  2.1.3砂漏田低产原因。①质地偏沙,缺少粘性,团聚性差。②有机质含量低,养分贫乏,贮量和有效性养分甚低。土壤普查取土化验结果:有机质2.48%,碱解氮105.2 mg/kg,速效磷5 mg/kg,速效钾103 mg/kg。③保水保肥力差,渗漏性强,有效养分易于淋失,后期易脱肥。
  2.2耕作制度
  低产稻田大多数实行水稻—小麦两熟制,稻田种植小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适时栽种,有的小麦品种生育期长,成熟迟,导致水稻的移栽时间推迟,相应的抽穗开花期推迟,有的甚至推迟到当地的安全齐穗期之后,致使对低温敏感的减数分裂期遭遇有害温度的机率提高,穗粒数、结实率明显下降,单产降低。
  2.3水稻品种
  适合大可乡种植的丰产、优质、抗病品种贫乏单一,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滞后,低产区稻田品种更替慢,有的农户长期种植某一品种,品种逐渐混杂退化,生长不整齐,耐肥力差,生产力降低,既不及时更新也不作提纯复壮;同时随着水稻种子的市场化程度提高,种源繁杂,有的农户无法识别,盲目选种,良种化率降低。
  2.4育秧技术
  大可乡几种育秧方式并存,旱育秧为主,薄膜水秧、半旱半水秧为辅。有的秧苗播种量大,造成秧苗素质低,抗病性、抗逆性差,秧苗带蘖少[2];有的因苗期施肥不均衡,基肥仅用农家肥,秧床营养不足;有的盖膜时间过长,导致伤根烧苗,膜期通风炼苗不充分,揭膜后环境适应性差。
  2.5栽培技术
  2.5.1错过节令。不能掌握最佳时期播种移栽,移栽过迟,营养生长时间缩短,不能充分利用5月的光热资源,增加幼苗期的有效温度积累,对“两头低温”气候影响认识不足。
  2.5.2规格不合理。栽插方式不规范,随手栽的现象还存在,不利于通风透光,条栽中株距过大,不利于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单株营养面积不均,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
  2.5.3施肥不合理。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配合不好。一是偏施氮肥,缺锌少磷钾,致使水稻营养失衡。二是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有的几乎是零投入,稻田有机质严重缺乏。三是前期集中施肥,分蘖过盛,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中后期养分不足,成穗率、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四是施肥与品种特性、栽插密度、土壤质地等方面衔接性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