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控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作者:孙进先  白星焕  孔祥彬 王同芹

  摘要分析潍坊市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现状,并针对其症状、发生原因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以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粗缩病;发生原因;防治策略;山东潍坊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类病毒病,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山东省2005、2006、2007、2008年发病面积分别为16.5万、19.8万、22.7万、80.0万hm2。2009年,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所属5个示范县(安丘、临朐、青州、寿光、昌邑)统计,2009年玉米种植面积17.98万hm2,其中春播、麦套面积9.07万hm2;粗缩病发病面积5.66万hm2,占春播、麦套面积的62.4%;直播面积8.91万hm2,粗缩病发病面积0.29万hm2,占直播面积的3.3%。
  1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1.1粗缩病的发病症状
  玉米粗缩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间均可感染发病,病株节间粗短,生长迟缓、矮化,顶叶簇生,状如君子兰,故该病又叫“君子兰苗”[1]。苗期受害最重,5~6片叶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的虚线褪绿条点(脉明),逐渐扩及整个叶片,心叶不易抽出且变小,叶片宽短僵直,叶色浓绿。叶片背部叶脉上产生蜡白色隆起条纹,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感(脉突)。九至十叶期,病株矮化现象更为明显,上部节间短缩粗肿,顶部叶片簇生,多数不能抽穗结实。果穗畸型,花丝极少,多不结实。病株根少而短,易拔出。根易分叉,丛生状。
  1.2粗缩病暴发的主要因素
  一是毒源量增多。冬季气温偏高,灰飞虱等传毒昆虫越冬死亡率低,致使虫源基数较高,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二是水稻田、小麦田灰飞虱的迁飞所致。玉米和小麦套种,有利于带毒昆虫把病毒从小麦传播到玉米幼苗。三是近年麦茬的禁烧。四是玉米苗期易感病。五是品种抗病性差。六是管理粗放。禾本科杂草不仅是传毒介体生存的适宜场所,也是病毒的繁殖寄主,因此田间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极易造成毒源积累。
  2玉米粗缩病的防控对策
  坚持科学防控和标本兼治的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坚持“早防早治、联防联治”的措施[2]。早防早治是关键,联防联治是保证,科学防控是根本。彻底切断毒源,调整播期,避开危害,及时喷药防治灰飞虱,选用抗性品种。
  2.1重点防控虫源基数
  麦田是灰飞虱越冬和第一代繁殖的场所,力争把传毒昆虫消灭在迁飞传毒之前,可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对于旱地麦田,可结合5月上中旬防治麦蚜时,选用兼治麦蚜和灰飞虱的药剂。如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375 g/hm2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25~600 g/hm2,对水450~600 kg/hm2喷雾。同时注意田边、沟边的喷药防治。在喷药技术上,除了喷麦穗防治麦蚜外,还应注意喷到小麦植株的中下部灰飞虱取食和活动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