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4)加强田间管理。调节播种期,避开6月的多湿高温天气,减少病虫基数和病害侵染机会,尤其对马铃薯晚疫病预防可起到较大的作用。实行配方施肥,加重钾肥施用量,氮、磷、钾比例适当,施足有机肥,可提高马铃薯植株抗性。在发病季节初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深埋或烧毁,可减轻田间菌源基数,有利于减少病害侵染机会。
2.2生物防治
保护七星瓢虫,利用其防治蚜虫,或用72%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新植毒素4 000倍液,可有效防治马铃薯青枯病和马铃薯环腐病。
2.3物理防治
采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趋光性害虫,用黄皿诱蚜减少蚜虫发生量,并结合人工摘除病虫叶片、卵块集中处理,降低田间病虫基数,减少病虫危害。
2.4化学防治
利用县植保站病虫中、长期病虫预测预报及比利时温、湿度指数仪器预测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相关资料,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适时进行药剂防治,交替使用不同类型药剂可减少病虫抗药性[4]。
(1)马铃薯晚疫病。在6月上旬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喷施25%甲霜灵锰锌或代森锰锌600倍液,每7 d喷1次,连续2~3次,即可控制该病的扩展蔓延。
(2)马铃薯早疫病。该病比晚疫病发生时间早,一旦发现应立即摘除病叶,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防治。
(3)马铃薯青枯病。该病属细菌性病害。播种时用0.5%福尔马林浸种20 min,捞出晾干播种,在发病初期喷农用链霉素4 000倍液或53.8%可杀得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
(4)马铃薯病毒病。防治此病主要是消灭田间蚜虫。齐苗后用内吸杀虫剂杀灭蚜虫,常用50%抗蚜威4 0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1次,也可在播种时施入1%乐果颗粒剂。
(5)小地老虎。在播种时用50%辛硫磷乳剂对水1 000
倍液拌入有机肥或每穴施入500 mL,出苗后用糖酒醋液诱杀成虫(糖、酒、醋、水比例为3∶4∶1∶2),加入少量敌百虫,将诱液放入盆内,傍晚时放入田间,距地面高1 m,诱杀成虫。
(6)蛴螬。结合施用腐熟肥料,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穴施(方法同小地老虎)。
(7)蚜虫。用50%抗蚜威4 000倍液喷雾,结合用黄板诱蚜可基本控制此虫发生和为害。
3参考文献
[1] 李艳,文桂坤.玉林市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6):106-107.
[2] 董风林,郭志乾,马桂艳.固原市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7,21(4):238-239.
[3] 周启江.毕节市马铃薯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6, 19(1):38-39.
[4] 谢成君,常建平,刘普明,等.西吉县马铃薯病虫发生为害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8(1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