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现状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彭卫艮 时间:2015-01-02
  4对策
  (1)加强领导,密切部门间合作。血防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政府出面组织,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实行综合治理,才能真正抓出成效[1]。县级要成立血防领导小组,建立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目标,定期考核,并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县、乡形成健全的血防组织领导体系,为血防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方针,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田水利建设抓好血防工作。抓住当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机遇,加强领导,切实把血防工作列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规划中去,积极引导并组织群众,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把血防工作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田水利建设和封洲育林结合起来,改变生产环境,有组织、有计划的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优先安排,真正做到兴利除害,开创投资少、效益高的新局面。
  (3)强化血吸虫病重疫区村综合治理。多年血防工作实践证明,单一防治技术措施不能有效防治血吸虫病,应根据血吸虫病流行特点、传播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首先,实施水改旱或水旱轮作,切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2]。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对现有钉螺分布的低产水田实施水改旱或水旱轮作,因地制宜种植旱地或经济作物,有效减少人、畜水田作业接触疫水机会,降低血吸虫病感染率,同时,也可改变钉螺滋生环境,逐步消灭钉螺,控制疫情。其次,实施挖塘养鱼,改造钉螺滋生环境灭螺。目前常用的方法:一是开挖精养鱼塘,实施立体养殖。在疫区低洼有螺潮湿地带,通过挖池养鱼虾等,水淹灭螺,既发展渔业,又改善疫区农村经济;二是矮埂高网蓄水养鱼灭螺,综合治理垸外易感地带。在防洪大堤外洲,修建一批矮埂高网蓄水养鱼灭螺工程,通过开发湖州治理易感地带,取得养鱼、灭螺、防病等综合效益。最后,实施家畜圈养,控制传染源扩散。从改变家畜饲养方式入手,实行圈养、禁牧等疫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措施,让家畜远离疫水,避免重复感染,防止病原散播,从而切断血吸虫病循环链,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同时,通过沼气池处理圈养家畜粪便,为种植业提供大量有机肥料,发展生态农业。
  (4)扎实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以机代牛工程。在血吸虫病疫区乡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沼气池建设与改水、改厕、改厨相结合,改变农村生活环境,减少群众接触疫水,防止血吸虫病感染[3]。在疫区实施以机耕代牛耕,实行“五统一”(统一作业、统一调配机具、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负责维修、统一收费标准),实现稻田耕作机械化,减少耕牛饲养量,减少传染源数量,控制阳性钉螺形成,控制血吸虫病传播。
  (5)强化疫区家畜查病和预防性治疗。抓好以耕牛为主家畜血吸虫病检查和治疗工作,对于阻断血吸虫病流行尤为重要,从杀灭病原体着手,以净化草洲草坡为目的,采取普遍投药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病畜体内病原体散布,净化环境。根据钉螺繁殖规律,确定每年对易感家畜实行局部抽查和全面预防相结合的查治措施,即每年8月查病1次,9、11月2次全面预防性投药治疗,确保家畜不排出血吸虫卵,有效控制阳性钉螺数量和感染率。
  (6)逐步建设完善县级家畜血吸虫病专业实验室。配备必要的诊断检测设备,进行实验室改造,提高实验室诊断检测能力,满足基层血防工作需要[4]。
  (7)增加投入,稳定和加强血防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治工作质量。在基层兽医站体制改革中,要将基层兽医站纳入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使血防工作人员工资有保障,解决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让他们能安心工作,同时要有计划地引进血防专业技术人才,保证动物血防工作后继有人,保证农业血防综合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5参考文献
  [1] 陈弘,邹永根,朱仕英.常州市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新发现钉螺环境调查[J].江苏卫生保健:学术版,2010,12(3):11-12.
  [2] 李秋娟,史丽娟,徐岷,等.江西省2005—2007年血防改厕效益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87-88.
  [3] 杨建洲,赵正元,张建斌.洞庭湖区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分析及防治[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2):104-106.
  [4] 李以义,李晓阳,蔡凯平,等.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及防治对策[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6,18(2):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