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病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摘要分析引发池塘养殖病害的因素,结合实际提出预防措施,以为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池塘养殖;病害;因素;预防
预防和控制池塘养殖病害,首先要了解病害的发生原因,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有效防止病害发生。现结合生产实践,就引发病害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预防措施。
1引发病害的因素
1.1水温水质
鱼对水的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水温的突然变动,或水温长时期偏低、偏高,都会使鱼发病,如鱼苗下塘时温差不能超过2 ℃,鱼种及成鱼下塘时温差不能超过5 ℃[1]。水质也是一样,如果单位水体中载鱼量太多,使生存的生态环境变得相对恶劣,便可能发病,如不及时换水,当鱼的排泄物、分泌物不断累积,二氧化碳和氨增多,微生物、藻类大量增长,就会令水质恶化,溶氧量降低,使鱼发病。有些地方的养殖者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养殖方式,向池塘里投入大量的有机肥,甚至是未发酵的有机肥,这些有机肥在池塘里分解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又往往产生一些氨氮、亚硝酸盐、沼气等有害物质,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变老,进而影响鱼类健康。因此,保持均衡的温度和良好的水质是非常必要的。
1.2饲料的营养和投喂
人工养鱼全依赖人工投饲,如果投喂的饲料营养成分不足,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或者不能定时定量,饥饱不匀,会使鱼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而致病[2]。若是饲料霉败变质,更可能使鱼中毒致病。
1.3操作及外部病原体
在捞鱼的操作过程中,不慎碰伤鱼体,折断鱼鳍,或是鱼跳落于地上受伤,受伤部位极易感染。此外,常刮食附着藻的鱼,吻部也易感染。另外,将外部病原体带入养鱼容器的途径很多,如由饵料、水草带入,有病鱼用过又没消毒的工具,新购入鱼未经隔离观察就放入原来的鱼群等都能带入病原体。
1.4其他因素
养殖水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除了鱼类外,还生活着多种水生生物。这些水生生物有的对鱼类生长有益,有的则有害[3]。养殖鱼类的发病还与鱼体的内在因素有关,诸如养殖鱼类的种类、年龄大小、健康状况、个体差异,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功能等内在因素。
2预防措施
2.1养殖池塘的清整与消毒
养殖鱼类经周期性的饲养后,池底往往沉积着大量的食物残渣和排泄物,这些有机废物经腐烂、分解后在池底形成淤泥,而淤泥是细菌很好的培养基[4]。因此,当淤泥沉积到一定厚度时,必须及时清除。另外,淤泥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卵及孢子等,挖除多余的淤泥亦可大大降低侵袭性病害的发生率。一般来讲,池底淤泥厚度只需15 cm左右即可。这样既使水体有一定肥度培育浮游生物,满足水产养殖类对天然饵料的需求,又可减少致病菌的滋生场所和细菌密度。因此,每年对鱼池清整时,必须清除池底多余的淤泥。
干塘清除过多的底泥(保留15 cm即可)后,日晒1~2个月。放养鱼种前20 d左右,用生石灰2 250 kg/hm2全池均匀遍洒,并翻动底泥使生石灰与之混合,然后注水10 cm左右,使高浓度的生石灰溶液渗透到底泥里。几天后遍洒生石灰,使池水浓度达150 g/m3,以杀灭孢子虫及孢子虫卵。偏酸性池塘,施用生石灰60~75 kg/hm2,浸泡1 h后全池均匀泼洒;氨氮或亚硝酸盐偏高池塘,每10~15 d在晴天施有益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芽孢杆菌等调节水质。生石灰清塘可有效地杀灭致病菌、寄生虫及孢子等,同时可改善池底土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