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关键词甘薯;高产栽培;陕西关中地区
甘薯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耐涝,有较强的再生能力,遭灾后茎叶能很快恢复生长,是一种高产稳产的粮食作物[1]。结合陕西关中地区的生产实际,现将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施足底肥,起垄整地
甘薯前期生长快,要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2]。一般鲜薯产量45 t/hm2,要求施用有机肥60 t/hm2左右。茎蔓直立型品种比较耐肥,可适当增施氮肥;匍匐性强的品种若施氮肥过多,易发生徒长造成减产。甘薯施肥以农家肥为主,结合施用化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深翻整地时将基肥的1/2以上施入底层,其余基肥可以在起垄时施入垄底[3]。
甘薯起垄栽培,不但加厚和疏松耕层土壤,而且有利于排水,吸热散热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块根的形成和膨大。尤其是地肥雨多或涝洼地的夏播红薯,起垄栽培的增产效果更加显著。垄的宽窄高低需视气候、地势、土壤及栽培密度而定,地势低洼或多雨地区,栽植较密宜做高垄宽畦,垄宽100~120 cm,垄高25~30 cm,每垄栽双行;旱地栽植较稀宜作小垄,一般垄宽60~80 cm,垄高25 cm,每垄栽1行。
2科学栽植,合理密植
选用壮苗,适时早栽,提高红薯的栽插技术[3-4]。一是斜栽法。适用于干旱瘠薄的土壤,方法是将薯苗直插或者斜插入土壤,一般秧苗较短,薯苗埋土较深,约10 cm。由于深栽,秧苗下部土温低,空气少,易结小薯或不结薯,只有门薯较大,单株结薯较少;但是薯苗埋土较深,抗旱力强,成活率高。二是浅平栽法。适合于高水肥地力栽培,但由于浅栽薯苗,必须做好浇水和保墒工作。具体做法是薯苗埋入土中深5~7 cm,插入土中的薯苗下部平行于地面。薯苗入土节位越多,结薯量越多,薯块越大。因此,要选用高节位薯苗,尽量使薯苗入土节位增多,利于多结薯增加产量。该法使80%的薯块都集中在5~20 cm的土壤层中,其中10 cm左右的土层内薯块数量最多;但用苗较多,要用较长的薯苗,费工费时。三是船底式栽法。薯苗的头尾两端埋土较浅,中间埋土较深,薯苗栽后形如船底。埋土茎蔓结薯大小不一致,中间结位结薯较少而小,两头的节位结薯较多而大,薯苗长要求23 cm左右,薯苗过长露出地面部分多,容易使薯苗萎蔫影响成活。该法比浅平栽法耐旱。四是钓钩式栽法。栽入土中的薯苗下部向上弯曲,呈钓钩形状。秧苗长15~20 cm,埋土较深,较耐旱,单株结薯较少,但是在栽插时可以增加密度。在做好栽植的同时,还要注意栽植的密度。栽植密度因地力、品种、秧苗数量、栽插时期和方法不同而异。一般土质疏松、瘠薄地栽植密度较黏重、肥沃土的大;短蔓品种较长蔓品种的密度大;栽秧晚的较栽秧早的密度大;薯秧数量足较薯秧数量的密度大。春薯密度一般不宜少于4.5万株/hm2,夏薯不宜少于6.0万株/hm2。在一定范围内,薯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薯重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上一篇:亚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下一篇:豫东麦套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