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地区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杰 时间:2015-01-02
  3田间管理
  
  发根还苗期田间管理重点是促根早发,促茎叶早长。做好查苗补苗工作,根据干旱情况及时浇缓苗水,并施提苗肥以补充基肥不足和基肥作用缓慢的缺点,一般追施氮素化肥75~150 kg/hm2;肥力较高、基肥充足、生长旺盛的田块可以不追施氮肥,以免徒长。同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结薯阶段田间管理重点是以肥水为主,促进地上部多分枝,多长叶,争取早封垄,早结薯,多结薯。根据天气和土壤水分情况适时浇水,促使茎叶生长,促进同化物质向薯块运输和储存,促块根提早膨大。遇到雨季则要注意排水,防止雨涝。结合中耕培土追施催薯肥,以促进茎叶快长稳长,加快块根膨大,以早施为好,一般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茎叶盛长薯块膨大阶段管理要注重地上部茎叶和地下部薯块生长的平衡关系,茎叶发生徒长会造成秧多薯小产量低,对此类田要注意“控上促下”,一般薯田要控中有促,追施钾肥。一般施硫酸钾150~225 kg/hm2。茎叶生长后期,在管理上要保护茎叶不早衰,保持适当绿叶面积,延长茎叶功能,可用1%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在秋季雨季还应做好排涝。
  
  4收获贮藏
  
  当平均气温降到15 ℃时及时收获,最迟于降霜前结束,根据用途不同,先收留种田。采用高温大屋窖贮藏。收获进窖要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尽量避免碰破薯皮。高温愈合后直到春季出窖,保持窖温11~13 ℃,不低于10 ℃,不高于15 ℃,确保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
  
  5参考文献
  [1] 徐晓东,张洪东,王洪斌,等.春甘薯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3):48-49.
  [2] 杨国红.优质鲜食型甘薯郑薯20及综合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0(4):72.
  [3] 刘志坚,应素丽.早熟甘薯品种双季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6(2):25-26.
  [4] 陈明灿,王晓凌,李友军,等.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89-3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