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锦溪镇毛竹经营现状及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2毛竹高效栽培技术
2.1地块选择
宜选择地形适宜,立地良好,海拔800m以下的山谷台地,坡度在25°以下的山麓缓坡和丘陵岗地,背风向阳为好[1,2]。最好选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富含有机质和丰富矿物质的酸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或红壤,并有良好的水肥保持和通透性能。干旱贫瘠和风口地带不宜作造林地。
2.2毛竹母竹选择
选择一至二年生,胸径4cm、生长健壮、枝叶茂盛、无病虫害的毛竹作母竹。挖掘母竹要尽量带长竹鞭,一般来鞭长20cm,有健壮芽5个以上,挖出后及时斩梢,一般留枝5~8盘,切口平滑不开裂,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成活。
2.3栽植
毛竹要随挖随栽,最好清明节前栽种。栽毛竹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松盖(土)。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300~525株/hm2的造林密度,挖100cm×60cm×40cm的穴,在坡地上,长边要与等高线平行。在地形、土壤变化较大的丘陵地,栽毛竹的株行距不强求一致,在坡度缓斜、土层深厚的地方适当密植,成活后引鞭伸展,连小片为大片。栽毛竹时,按竹兜大小和带土情况适当修穴和填土后放下竹苗,竹兜下部要与垫土密接,上部略低于地面,回填表土,自下而上,分层塞紧竹兜周围,使鞭根与土密接,并浇足定根水。干旱天气,先回土垫底,下1/2穴灌水,打浆栽竹,有利于提高成活率[3]。
2.4竹林抚育管理
2.4.1幼年竹林抚育管理。毛竹林林地水分状况是影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加强水分管理对成活和生长极为重要。尤其春季干旱的地方,栽植的头1~2年要适时灌溉。新造竹林竹株稀疏,光照充足,易滋生杂草,应尽早清除杂草,保护竹苗生长,每年进行2次松土除草。造林后第1年每株母竹留健壮的笋1~4株,留新竹1 500~2 500株/hm2。翌年、第3年每株母竹留笋2~3株,留新竹3 500~4 500株/hm2。按留远挖近、留大挖小、留强挖弱、留稀挖密的原则挖笋;同时培土,可结合9月第2次施肥,在松土施肥后再覆盖土厚3.3 cm,既能改良土壤,又能提高春笋的鲜嫩度。为了防止或减轻风倒、雪压对笋用竹的危害,应对笋用竹株进行钩梢,每株留枝不少于15盘。整枝可明显改善竹林内的通风和透光条件,促进多出笋,同时也方便竹林管理[4]。
2.4.2成年竹林抚育管理。成年毛竹林抚育管理主要做好砍杂与垦复。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散布于林地,使其腐烂为有机肥料。每年进行1~2次,时间是7~9月,只进行1次的时间最好在7月上中旬。垦复即是深挖,在每年的秋冬季进行。坡度20°以下的平缓竹林地进行全面垦复,垦复深度20cm;坡度20~30°的竹林地可采用隔年隔带的等高带垦复,带宽及间距皆为4m 左右;35°以上的陡坡竹林地,可每年浅锄1次,并隔年深挖1次。结合垦复深挖,要清除竹林地内的大石头,挖掘竹林地内的树兜、竹兜及老竹鞭。同时,垦复深挖要注意不伤竹鞭及笋芽。
3参考文献
[1] 周芳纯.竹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 李恕明.毛竹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11-212.
[3] 汤运林,刘勇勇,周贤东,等.景宁县毛竹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B12):137-139.
[4] 严小海,潘长平.毛竹丰产林的营造与培育[J].新农村,2009(11):16-17.
下一篇:金寨县板栗剥苞机推广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