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蚧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技术
作者:张美胜 王绍全 周维冲
摘要针对草履蚧的生活习性,从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草履蚧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履蚧;生活习性;防治技术
草履蚧寄主植物非常广泛,有杨树、泡桐、广玉兰、罗汉松、花桃、柳、悬铃木、枫杨、樱花、苹果、月季、冬青、紫薇、木瓜和绣球等。成虫、若虫在嫩枝、幼芽等处吸食汁液,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枯死[1]。近几年,草履蚧在苏北地区发生呈上升趋势,特别在果树、杨树上发生面大、分布广。草履蚧开始发生为害杨树林,造成部分面积成灾甚至死亡。由于树种单一,必须控制其蔓延,科学防治草履蚧显得非常重要。通过近几年的防治实践来看,首先要掌握草履蚧的孵化期、危害期、产卵期的生活特性,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草履蚧的综合防治。
1草履蚧的生活习性
草履蚧为典型雌雄异体昆虫。成虫:雄体长10mm,无翅,椭圆形,背面隆起似草鞋,黄褐至红褐色,疏被白蜡粉和许多微毛;雄体长约6mm,翅展10mm,头胸黑色,腹部深紫红色,触角念珠状10节,黑色,略短于体长;前翅紫黑至黑色,前缘略红;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草履蚧一般1年发生1代,以卵囊在寄主植物根部周围土中越夏、越冬[2]。翌年1月下旬越冬卵开始孵化,若虫孵出后暂时停居卵囊,2月中旬后,随着温度上升,若虫陆续出土上树,月底达盛期,3月中旬基本结束。若虫出土后沿树干上树,多在阳面顺干爬至嫩枝、幼芽等处取食。初龄若虫行动不活泼,喜在树洞或树杈等处隐蔽群居。新叶初展时群集顶芽上刺吸危害,稍大后喜在直径5cm左右粗细的枝上取食,并以阳面为多。3月下旬至4月下旬第2次蜕皮后,陆续转移到树皮裂缝、树干基部、杂草落叶中、土块下分泌白色蜡质做薄茧化虫用,5月上旬羽化,雄成虫飞翔力弱,略有趋光性,雌若虫第3次蜕皮后,变为雌成虫,交配后沿树干爬到根部周围的土层中产卵,每雌虫可产卵40~60粒,多者可达120粒。雌虫产卵多少与土壤水分含量有关[3],5cm土壤内含水18%~20%时平均每头有卵77.4粒,表土极度干燥,成虫死亡后虫体失水干涸,受精卵全部死亡。卵产于白色绵囊中越夏、越冬,雌虫产卵后即干缩死去。田间为害期为3~5月。
2防治技术
草履蚧不同于其他害虫,它形体微小,营固生活,比较隐蔽,用通常的害虫防治方法很难奏效。因此,根据蚧虫的生物特点,加强监测和预报,综合运用生物、人工、化学等防治措施,针对性地开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