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乡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亚静 时间:2015-01-02
文龙乡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摘要介绍了文龙乡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症状与规律,提出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并用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为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云南景东;文龙乡
  
  近年来,文龙乡冬种马铃薯发展势头猛,种植面积与品种逐年增加,其病虫害的发生逐渐频繁、复杂。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有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环腐病、蚜虫等,严重影响了冬种马铃薯的产量及品质。因此,防治马铃薯病虫害十分重要。
  1冬种马铃薯主要病虫害的症状与发生规律
  1.1马铃薯晚疫病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薯块,通常在开花前后出现病症。植株被侵染后,首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明显,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叶柄或茎,使叶片萎蔫下垂,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基部受害形成褐色条斑。薯块发病,病斑不规则,紫褐色,稍凹陷,组织变硬干腐,潮湿时变软腐烂,发出恶臭味。病菌主要在薯块中越冬,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环境,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
  1.2马铃薯早疫病
  主要危害叶、叶柄和块茎。受害叶生黑褐色、近圆形,具明显同心轮纹的坏死病斑,边缘明显,色泽较深,周缘有或无黄晕。严重时,病斑相互连结成片,引起局部或整个叶片枯死。叶柄和茎杆受害,多发生于分枝处,病斑长圆形,黑褐色,有轮纹。薯块发病,表生近圆形暗褐色病斑。潮湿时,病斑上均可生黑色霉层。马铃薯早疫病病菌在病株残体上和种薯上越冬,田间靠风雨和气流传播。当气温达25~28℃、相对湿度80%以上,或连续阴雨天、植株长势弱时发病重。
  1.3马铃薯病毒病
  病毒病在田间常表现:一是皱缩花叶型。叶片颜色不均,呈现浓淡相间花叶或斑驳,严重时叶片向上皱缩,植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1]。二是卷叶型。病株下部小叶向上卷曲,病叶又厚又脆,变黄,植株矮化,严重时叶片卷曲呈筒状。三是坏死型。在叶、叶脉、叶柄和枝条、茎蔓上出现褐色坏死斑点,后期转变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马铃薯病毒主要在薯块内越冬,在田间通过蚜虫和汁液擦伤传播,高温干旱、管理粗放、蚜虫数量大,病害发生严重。
  1.4马铃薯环腐病
  该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可全株侵染。病菌从种薯随维管束组织蔓延侵入茎、叶柄和叶片,造成叶片斑驳或地上部萎蔫圈。随着病情发展,病株根、茎、蔓的维管束逐渐变褐,新鲜病蔓有时会溢出菌浓。一般病薯外观症状不明显,纵切薯块可见自基部开始维管束变色,严重时变色部分可达1圈。病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0~23℃,病菌随种薯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土面越冬。未曾消毒的切刀是病害的重要传播媒介。病菌在田间通过伤口侵入,借雨水或浇水传播蔓延。
  1.5蚜虫
  蚜虫吸食叶片内养分,造成叶片卷皱发黄,影响产量;同时还能传播多种病毒。其繁殖力极大,取食活动的最适温度为23℃,传播病毒功效最高的温度为25℃。在冷凉的条件下,繁殖速度缓慢。食性杂,寄主多。在文龙乡,该虫终年营孤雌生殖,且无明显的越冬滞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