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县茶叶发展措施及成效
摘要茶叶是潜山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从茶树栽培技术、茶叶加工技术、茶叶经营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茶叶发展的措施和成效,以期为增加茶叶产量实现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叶发展;措施;成效;安徽潜山
潜山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江淮之间、大别山东麓,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茶树生长,全县仅油坝乡没有种植茶树,其他29个乡镇均有茶树栽培和茶叶生产。茶叶是潜山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通过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使得茶树栽培面积达到3 500hm2左右,茶叶产量接近700t,产值超过2 500万元。茶叶已经发展成为潜山县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潜山发展茶树栽培技术的措施及成效
潜山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就是重要的茶叶产区。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县老茶园都面临低产改造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推行“三改”技术措施[1]。一是改园,以查苗补棵为主,补栽茶树至9 000丛/hm2;二是改土,结合农闲培土,将陡坡茶园逐步改成梯形茶园,以保土保肥;三是改树,在部分场地实施台刈更新技术;80年代将“三改”扩增为“四改”,即增加改革管理措施,以重修剪和深翻改土为中心,使茶叶当年不减产、翌年稍增产、第3年产量翻一番;90年代引进短穗嫁接改园技术,与“四改”相结合,在全县茶区推广应用,应用面积2000年为133.3hm2、2001年为200.0hm2、 2002年为206.7hm2,老茶园低产改造效果明显。在改造老茶园的同时,采取双条播密植栽培技术、茶树无性良种优质高产配套技术、改春剪为夏秋剪的整枝技术、速生密植技术、深秋施氮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发展一批新茶园。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栽培技术措施,潜山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不断攀升。在茶园面积方面,1949年为37.4hm2,1978年为703.6hm2,1982年为1 144.8hm2,首次超过1 000hm2, 1994年突破2 000hm2,达到2 133.3hm2,2000年更发展到3 000 hm2,目前茶园面积已经接近3 500hm2。在茶叶产量方面,1949年只有14t,1978年产茶100.2t,首次突破100t大关,1984年达到208.7t,1989年突破300t,产茶308t,1996年产量达到412t,2000年突破500t,达到560t,2001年跃增到620t,2002年681.5t,产量增幅明显。
2潜山发展茶叶加工技术的措施及成效
茶叶加工需要优质的原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茶树良种和采摘技术。为了制作高品质的茶叶,潜山对地方品种资源——天柱山群体种进行分类,开展天柱山中叶茶种的优良单株选育工作。先后从安徽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舒城县等地引进安徽1号、安徽3号、安徽7号、福鼎大白茶、舒茶早、龙井长叶、仙寓早等茶树良种,进行科学地繁殖培育,为茶叶加工提供了优质鲜叶,更使潜山成为安徽省14个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在鲜叶采摘方面,改革过去“一扫光”的采摘方式,推广新的采茶方法。幼龄茶园以养为主,重养轻采;成龄茶园以采为主,采养结合。适当提早开园,早采嫩茶,分批勤采[2]。名茶、优质茶、大宗茶实行不同的采摘标准,使得鲜叶原料具有良好的适制性,有利于加工出外形、内质均符合要求的成品茶叶。
优质的鲜叶只是茶叶加工的原料,要制作高品质的茶叶还必须采用适宜的加工方法。潜山的科技工作者和一线茶叶加工人员,进行大量的尝试,取得了喜人的成果。1969年,建立全县第1座绿茶初制厂,开始推广机械制茶,逐步改变传统的手工制茶方式;1978年新建机械制茶茶场5个,开始推广“一灶多锅”技术,控制温度的一致性,并且提高燃料利用率。1979年横中乡下河茶场首次推广长滚筒“一滚到底”制茶技术,开始试制特种绿茶“滚青”,滚青后来发展成为名茶天柱弦月,于1985年被定为安庆地区优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