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标准化生产是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推广到农户,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农业标准化生产融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是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系统化,有利于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提高“一优两高”农业的比重,对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1]。
1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意义
农业标准化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是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技术支撑;是规范农产品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依据;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最佳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讲,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走产业化经营之路。农业产业化就是引导农业走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的道路,而农业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只有通过标准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才能保证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和统一规格,为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大规模进入国内外市场创造良好条件。
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在贸易壁垒逐渐被拆除的同时,“绿色壁垒”却在不断地筑高。面对“绿色壁垒”,除了要在提高中国出口农产品标准和质量上下功夫以外,还要积极参加制定规则,最大程度地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从根本上突破“绿色壁垒”的束缚。农业标准不仅仅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依据,而且是用来规范市场和满足贸易的要求。农业标准对于建立一个统一、规范和竞争有序的交易市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标准化生产活动,将科技成果制定成供人们共同使用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标准,实现了科技成果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
2农业标准化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
2.1要加快完善建设“三个体系”
一是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农业标准化体系;二是建立农业监测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网络;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制订和完善质量认证标准和产品评价标准,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扶持和培育优质农产品,创评出一批品质好、规模大、效益高的名牌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3]。
2.2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工作
要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把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在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之上,使农业生产向着安全、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3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基本做法
根据目标定位、技术路线、标准水平要求,在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上主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上完善“三个体系”建设。在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基础上,重点抓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从组织方式、运作模式到具体实施,采取的基本做法是:
3.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推动作用
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是一项具有示范性、公益性的工作,在创建过程中,依托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农业大县,以县市为单位,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发挥农业部门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科学规划,增强推动基地建设的合力,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农户投入为主体、龙头企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2实施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紧密对接
龙头企业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中发挥着主导带动作用。实施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紧密对接,有利于产加销紧密结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强化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
上一篇:海城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与发展思路
下一篇:太湖县农技服务方式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