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春谷新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2.1适期播种
在辽西地区自然条件下,生育期110~120d的品种适宜播种期在5月上下旬,力争在9月中旬收获,这样既可满足谷子生长所需的积温,使谷子需水高峰期与辽西雨季相遇,也避免了秋季早霜对谷子的影响。
2.2合理密植
谷子是靠群体增产的作物,为夺高产,必须达到适宜的密度,如朝谷12号、朝谷13号适宜种植密度为坡地37.5~45.0万株/hm2,平地45.0~52.5万株/hm2;而朝谷14号株型合理,耐密植,适宜种植密度为坡地52.5~60.0万株/hm2,平地67.5~75.0万株/hm2。
2.3科学施肥
在作物生产过程中,合理有效的施肥是取得高产的关键栽培因素。在新品种推广前,需进行品种的氮、磷、钾肥试验,明确品种的需肥规律,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品种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4],使新品种、新技术同时推广。在辽西地区,朝谷系列新品种一般施农家肥30t/hm2,口肥施二铵150~225kg/hm2、尿素225~300kg/hm2。
2.4压青苗
压青苗是指谷子苗期用石磙碾压,与小麦压青相似。据锦州市农业科学院3年试验数据表明,当谷苗生长到2叶1心和3叶1心分2次压青苗最为理想,增产效果可达17.6%。主要原因是控上促下,地上部第3茎节缩短加粗,提高了谷子抗风抗倒伏力;增加了根系条数和长度,提高了根系吸水吸肥能力。
2.5适时收获
谷子收早影响籽粒灌浆,收晚脱粒严重,最适期为籽粒变为本品种固有色泽,籽粒坚硬,应及时采收。
3参考文献
[1] 刘晓辉.吉林省谷子推广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今后育种的商榷[J].粟类作物,1991(1):30-32.
[2] 李东辉.李东辉谷子论文集[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朱志华,李为喜,刘方,等.谷子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鉴定与评价[J].杂粮作物,2004,24(6):329-331.
[4] 王英,王秋生,靳开维,等.旱地地膜覆盖谷子栽培[J].山西农业,2001(8):22.
上一篇:北票市阿张杂谷3号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细绒棉超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