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在病初,按前胃迟缓治疗,随之死亡增加,又按中毒治疗。在初步确诊为传染病时,采用口服抗菌药物氯霉素粉及痢特灵粉,疗效均不佳。当确诊为巴氏杆菌病后,采用青、链霉素及其他药物对症治疗,疗效显著,具体方法如下:
病牛灌服EM原露液20 mL,1次/d,另饮口服补液盐水和奶粉。
对病程稍长、病情较重的病例采用0.9%生理盐水500 mL、青霉素160万单位10~15支、地塞米松20 mg;25%葡萄糖500 mL、VC 2 g、10%安钠咖2 g;5%碳酸氢钠500~1 000 mL;10%浓盐水300~500 mL,静脉注射,2次/d。
对病症稍轻的采用青霉素160万单位10~15支、链霉素100万单位10支、10%安钠咖2 g,肌肉注射2次/d。对心律过快的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4 mg,肌肉注射1次/d。对咽喉水肿的病牛用速尿注射液按1 mg/kg肌肉注射1次/d。
5小结
(1)由于冬季房屋不保温,养殖户不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导致环境恶劣,使病菌得以滋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2)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牛舍、饲养工具和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3],防止疫病的发生。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牛的饮食和健康状况,发现病情及时隔离、诊断、治疗,把疫病损失降低到最低。
(3)在治疗前,要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好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样既利于疾病的治疗,又节省费用[4]。
(4)用病死牛分离的巴氏杆菌经增殖扩大培养,制成自家“牛巴氏杆菌蜂胶灭活疫苗”,对周围的牛全部进行预防注射,小牛每头颈部肌肉注射2.5~3.0 mL,大牛每头肌肉注射5~6 mL,能收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6参考文献
[1] 徐熙亮,白庆龙.一例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中国乳业,2009(12):64-65.
[2] 高光平,史秋海,刘东强.种公牛感染附红细胞体后的生殖健康检测研究[J].当代畜牧,2009(9):21-23.
[3] 孟宏社,范护民.仔猪混合感染非典型性猪瘟和附红细胞体的诊治方法[J].陕西农业科学,2010(1):266.
[4] 张宏玲,王奔,王海成.奶牛乳房炎并发附红细胞体的诊治[J].畜牧兽医杂志,2010(1):96,98.
上一篇:奶牛皱胃右方变位的诊断与治疗
下一篇:膳食纤维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