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淑玲 时间:2015-01-02
  (4)加强科技普及,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3级网络(县、乡、村)、3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5)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纳入全程配套服务内容。产前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6)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一要合理构建县、乡、村、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县一级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乡镇要重点突出试验示范的推广,发挥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作用,还要根据各乡镇产业实际,确定区域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更好为产业服务。要大力培训农民技术员,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在农业科技运用上起到带头作用。二要发挥农业技术优势,积极培育新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培育更多的专业合作组织,延伸和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要大胆创新,把农业技术体系融入到农业企业中去。要帮助农业企业建设农业基地,为农业产业企业提供产量高、质量优的原材料,以提升自身品牌;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创办自身的科研推广机构,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新技术推广,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3参考文献
  [1] 李洁.深化改革加强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天津农林科技,2010(1):1-3.
  [2] 县乡农技推广机构有新说法[J].新农业,2009(10):62.
  [3] 闫敖宏.现阶段农技推广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2):53.
  [4] 耿显连.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势在必行[J].学习月刊,2010(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