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庆荣 吴家真 时间:2015-01-02
  摘要就庆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介绍了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加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浙江庆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服务社员,发展种植、养殖业,谋求社员共同利益为宗旨,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盈余返还”,主要为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加工、销售、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与服务等。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庆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近年来,庆元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迅猛发展。2004年,该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有6家,到目前为止,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注册登记的达217家,注册资金1 165.5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数9 791个,带动农户数57 071户,现已覆盖粮、菌、竹、果、茶、蔬、药、养殖等产业。200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农产品达5.8万t,实现销售收入2.71亿元,盈余1 399.43万元,社员人均增加收入1 429元。达到市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80家,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效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为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开辟了新的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日趋完善,带动了特色产业区域布局,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通过批量购进农业生产资料,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注重品牌效应,促进了产品销售,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化程度不高,总体实力较弱。总体来看,当前庆元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强。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产销衔接不够紧密,重盈利轻服务,社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庆元县已注册的2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 165.5万元,平均每个合作社5.37万元,总体实力不够强。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5家,占合作社总数的2.3%,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3家,占合作社总数的1.4%。
  (2)目的不纯,偏离创社宗旨。据庆元县工商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3月底,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合作社由2004年的6家猛增到目前的217家。之所以如此快速发展,其中一个原因是受近年来的优惠政策刺激,为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成立徒具形式的合作社,成为“空壳合作社”。扭曲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实际困难,更好地发掘家庭承包的潜力,促使农民走向市场,增加收入,从而实现致富奔小康的初衷。
  (3)内部运作机制不规范,随意性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重创建、轻规范”的问题,虽有规范的《章程》,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一是大部分合作社管理水平不高,民主意识差,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虽健全,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二是财务管理等内部制度不健全,利益关系不紧密。大部分合作社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据调查了解,全县仅有齐圣水干果专业合作社、庆元禽园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8家已经建立了健全的账目,仅占合作社总数的8.3%。全县真正实行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的合作社,仅有小菜篮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少数合作社。
  (4)科技支撑乏力,产品竞争力弱。庆元县多数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市场竞争力弱,且多数专业合作社实行生产、销售全程综合服务,属于初级的农产品生产。受经济实力、市场风险等影响,广大农民对发展加工、销售等高附加值的专业合作社涉足不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品牌意识差。目前,全县合作社注册商标3件(“禽园”、“天堂山”、“龙峰云雾”),占合作社总数的2%;正在受理注册商标10件(“红土地”、“齐胜”、“山妞”、“千种粟”、“红栲”、“外婆家”、“四季丰”、“三里香”、“瑞禾”、“月山人顶”),占合作社总数的6.67%。二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少,附加值低。该县专业合作社大多数的产品是食用菌、粮食、蔬菜、竹木等农产品,且大多数都是初级产品,没有经过精深加工,附加值较低,影响了经济效益。三是科技投入不够。大多数专业合作社仅停留在种植、栽培等生产环节,而对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投入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