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1.2.3治理效益。风蚀沙化区发展生态林,以生态效益为主,营造7 200 hm2生态林和实施生态修复2.82万hm2,植被覆盖率可提高6.5%,减少土壤风蚀量22.7万t,蓄水96.52万m3。营造生态林是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生态效益显著,其经济效益表现为活立木效益,即树木材积量的增加和林间隙地种植的经济作物[4]。据测算,发展生态林7 200 hm2,年平均增加木材蓄积量1.944万m3,增加经济效益1 166.4万元,林间隙地种植经济作物3 333.3 hm2。以菊芋为例,年效益为22 500元/hm2,种植3 333.3 hm2菊芋,年可获利7 500万元。
2小结
彰武县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治理区域逐年扩大,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升,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步增强,在做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提高了经济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参考文献
[1] 姚冬梅.淮南市秋菊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08-110.
[2] 郭海荣.谈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4):9.
[3] 王增亮.龙口市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水利,2008(13):35-36.
[4] 马六三,马秀芳.宁夏泾门县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构想[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3):47-49.
上一篇:盘锦湿地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下一篇:雏鸡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