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扦插技术提高苗木出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3.1控制温度
插条生根的最适宜温度因树种而异,多数树种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5~30 ℃,其中以25 ℃最为适宜[4]。通常当土温高于气温3~5 ℃时,对插条的生根极为有利。若棚内温度过高,超过35 ℃时则会使插条深受影响,甚至扦插失败,应及时采取喷雾、揭膜等降温措施。
3.2湿度管理
在插条生根过程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土壤湿度以及插条本身的含水量是扦插成功的关键。尤其插入12~18 d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以上;土壤中的含水量保持在20%~25%,否则,插条的生根和成活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扦插后应浇1次透水,以后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多少都应遵循该标准。通常初期洒水量应偏大一些,以后逐步减少。
3.3肥料管理
扦插后15~20 d,插条开始长出愈伤组织;30~40 d,可长出根系。这些主要针对夏季扦插,秋、春扦插则比夏插晚得多。此时,开始第1次追施淡肥料水,可选用四川省自贡市生产的施特佳600~1 000倍液,或山西省运城地区生产的黄叶敌800~1 000倍液叶面肥进行喷洒,也可用0.3%尿素液浇洒,初期肥料浓度要淡,随着苗的长大,逐步加大浓度。至幼苗长到10 cm左右时,可将肥料浓度提高至1倍,每10~15 d施1次。肥料撒施后,适当喷水,将幼苗上的积肥洗掉,以防烧苗。在施肥过程中,应清除杂草,避免插条与杂草争夺肥水。
3.4其他管理
及时摘除花蕾,防治病虫害和自然灾害[5]。幼苗着生花蕾吸收营养,抑制了植株的生长;病虫害的发生使幼苗输导组织受害,影响养分的运输,导致幼苗的长势衰弱,甚至枯死;同时,注重冰雪、台风、冰雹、倒春寒等自然灾害,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因此,除做好日常的光、热、水、肥的管理,还应加强其他方面的管理,这样才能为获取优质苗木、加快苗木的出圃创造条件。
4移栽
插条在床土上着生新根后,应及时移栽入苗圃地或其他营养容器内,并适时采取浇水、遮荫、防止畜禽破坏等管理措施,才能提高成活率。其他管理同前面插条的扦插管理。
5小结
通过采取扦插育苗,避免了嫁接、分株、播种等育苗方式需要充足种源、不能进行大量育苗和多季节育苗的限制。尤其是科学合理地利用大棚育苗,比传统露地、小拱棚育苗提高了20%~40%的成活率,有的可高达50%以上;移栽时间提前了15~30 d,大大缩短了幼苗出圃时间,增加了育苗次数。可见,结合毕节地区的气候、地理因素,合理适时采取扦插,可为培育大量适栽的绿化苗木和减少运输费用创造条件,不断满足当地,乃至其他县、市、区的需求。
6参考文献
[1] 苏金乐.园林苗圃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孙时轩,刘勇.林木育苗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3] 金洪友.沙土分层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5):83.
[4] 张廓玉,张利梅,张鹤.优质果品高产农谚问答:桃杏分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付修忠.茶花扦插繁殖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9(9):29-30.
上一篇:意大利台地园林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