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荷林带营造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关键词木荷林带;造林技术;造林环境
木荷(Schima superha Gardn champ.)为常绿大乔木,树干端直,高达30 m,胸径1 m以上。其具有深根性,对土壤适应性强,在柯城区山区均有生长,但在土层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的沟谷坡麓地带生长最好。木荷既是我国南方阔叶树优质用材和混交造林树种,又是最主要的防火树种[1-3]。近年来,部分地区误把木荷当作荒山火烧迹地造林先锋树种,成片种植在土壤非常贫瘠的山顶、山坡上部,由于没有适地适树,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工林生长不良[4-5]。目前柯城区各乡镇在管辖的山场周围营造木荷林带,取得了较好的森林防火效果,现将木荷育苗及防火林带营造技术简述如下。
1木荷林带营造环境
1.1喜光环境
木荷为喜光树种,在幼苗期,较耐庇荫而喜上方光照,大树喜光,属林冠下更新树种。在天然林中多与马尾松或壳斗科的槠、栲类及樟科的樟、楠等常绿树种混生,能形成小面积以木荷为优势的群落。
1.2喜湿环境
木荷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对气候条件总体要求:春夏多雨,冬季温和无严寒;年降水量1 200~2 000 mm,分配比较均匀;年平均气温16~22 ℃,但多分布在18 ℃以上地区。柯城区年平均气温19.4 ℃,降水量1 500~1 900 mm,为木荷生态适宜区,天然林中常见高大通直的木荷生长。
1.3喜肥环境
木荷为深根性,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在永嘉山区各种酸性土壤中均有木荷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pH值为4.5~6.0之间、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山地生长最好。在人为破坏严重的次生林,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较瘠薄,木荷生长较差;在火烧迹地以纯林方式种植的木荷生长不如木荷混交林。
2木荷林带营造方式
2.1木荷混交营造
木荷对土地条件要求稍放宽,可选择Ⅱ级地。木荷与油茶混交造林,木荷与马尾松树种混交造林,木荷与杉木混交造林时,如果均选择条件较好的土地,则混交林生长更快。杉木木荷混交可同时造林,马尾松木荷混交可先栽植马尾松,待长2~3年后土地环境得到改善时,再套种木荷,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2.2木荷林带的选择
防火林带一般沿山脊、山坡、山脚田边延伸,线长面窄,林地分散,地况复杂,有的地段是现有林,有的地段是需进行改造的老生土带防火道[6]。防火林带造林与树种配置应根据防火林带的类型、宽度、树种配置进行施工。凡土壤条件较好的Ⅱ级地、Ⅲ级地,可选木荷或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作为主、副防火林带;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块,选用木荷和油茶混交营造多树种防火林带。
3木荷林带营造技术
3.1消除杂草
木荷防火林带地选择后,可用化学除草剂灭草后挖穴营造防火林带。用草甘膦除草剂灭除旧防火道上的杂草,8个月后营造木荷防火林带已无药害,促使木荷成活率可达95%以上。
3.2整地种植
新造防火林带可与造林同步进行,一般为块状整地,挖穴规格50 cm×40 cm×30 cm,株行距1.5 m×1.5 m或1.5 m×1.2 m,初植密度4 500株/hm2左右。防火带一般宽度为10~15 m,行数4~6行为宜。
上一篇:槲栎育苗及造林技术
下一篇:偃伏莱木园林应用前景及其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