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师县棉花高密度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4.3花铃期管理
  4.3.1灌水。根据伽师县气候条件,于6月15—30日即头水后12~15 d灌二水,灌水量为1 050~1 200 m3/hm2。为保证早熟,8月20日前停水。花铃期结合灌水追施氮肥150 kg/hm2。一水后二水前进行第4次化调,用缩节胺45~60 g/hm2。
  4.3.2打顶。坚持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果枝台数达到8~10台,株高控制在70cm。打顶后5~7 d对生长旺盛的棉田用缩节胺90~150 g/hm2进行第5次化调重控。
  4.4吐絮期管理
  对贪青晚熟的棉田用乙烯利2 250~3 000 g/hm2于9月20日前用喷雾器在棉田均匀喷洒,温度以20 ℃以上效果最好。温度低时可用对温度无要求类型的催熟剂。
  5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如果蓟马大发生可以化防1次。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达到防治指标时,用赛丹、美除等药剂重点防治第2代棉铃虫,注意交替轮换用药[3]。棉蚜防治,应突出“早”字,即早查、早治,在苗期发现蚜虫可用久效灵对水1∶5涂茎,对棉花封行蚜虫大发生时,可用敌敌畏拌土熏蒸或用蚜虱点片挑治。棉叶螨,即红蜘蛛应早查、早治,用专用杀螨剂将害螨彻底控制在点片,同时防止人为、机械传播,田间点片发生后,不能全面喷药,应减少田间作业活动,封锁田边地埂害螨向棉田扩散。
  病虫防治还可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田按每100~120 m半径安置1台频振式杀虫灯,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开灯诱杀[4]。
  6参考文献
  [1] 王秀萍,张国新,鲁雪林.冀东滨海盐碱地区水改旱棉花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26-5727.
  [2] 王连平,王汉荣,茹水江,等.芦笋田杂草及地膜覆盖除草作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26-128.
  [3] 赵丽芬,李增书,张寒霜,等.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J].华北农学报,2007,22(10):254-256.
  [4] 谢周峰.棉花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08(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