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中地区宜香优673制种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2制种技术
  2.1制种基地选择
  根据亲本的特征特性选择在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外繁基地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无检疫性病虫害、土壤肥沃、四周100 m范围内无水稻种植或水稻花期间隔20 d以上可连片种植的田块作为制种的基地,确保生产种子的纯度[1]。
  2.2播差期安排
  针对宜香1A的特征特性,结合当地多年的气象资料,将播种期安排为:福恢673一期父本4月28日,二期父本5月6日,三期父本5月13日,母本5月15日,母本与一期父本时差17 d。
  2.3合理密植
  父本秧苗在6叶左右,母本在5叶左右时,选择晴好天气移栽。父母本移栽规格:幅宽2.15~2.25m,行比2∶12~14,父本净幅宽0.65~0.72m,栽插规格26cm×40cm。母本栽插规格13cm×15cm,双本栽插,父本单本或双本。父母本分别于6月10日开始移栽,先栽父本,再栽母本,6月21—24日大面积返青[2]。
  2.4肥水管理
  制种大田施肥做到前重、中控、后轻,氮、磷、钾合理搭配。宜香优673制种大田施水稻专用复合肥450 kg/hm2作底肥。母本移栽后3~4 d,追施尿素100 kg/hm2、复合肥100 kg/hm2;父本栽后3~5 d,对父本偏施尿素和专用复合肥各75 kg/hm2,以促进父本稳健生长。水分管理坚持浅水栽秧、寸水活棵、浅水分蘖、间隙灌溉,坚持前水不清、后水不进的管水原则。做到足苗晒田、有水孕穗、深水授粉、干湿壮籽、无水收割的原则,并注意避免收割前断水过早造成空秕粒增加。
  2.5病虫害防治
  针对宜香优673父本易感条纹叶枯病,母本易感黑条矮缩病的情况,在制种田秧苗期和大田期做好灰飞虱和螟虫的适期防治工作[3]。在分蘖盛期和始穗前用井冈霉素各防治纹枯病1次,后期应十分重视母本稻粒黑粉病的防治,必须在母本的始穗期和齐穗期用灭黑灵和灭黑1号各防治1次。
  2.6调整花期
  在父母本进入拔节期时对幼穗分化进程进行剥查,每隔3 d调查1次,发现花期不遇时要及时调控。若父本偏迟,应灌深水,对父本偏施磷、钾肥,对母本偏施氮肥;若父本偏早,降低水层使父本行为薄薄一层浅水时,对父本偏施氮肥,母本偏施磷、钾肥。
  2.7施好九二○
  宜香1A植株较高,对九二○敏感,用量与Ⅱ-32A相近。使用的时间应相对滞后,如施用太早,见效快,植株过高,易造成倒伏,降低结实率。九二○使用剂量应灵活掌握在330~360 g/hm2。若花期相遇良好,第1次母本抽穗30%时使用75~90 g/hm2,父母本同喷,隔天再用120~150 g/hm2,父母本同喷,同时单调父本30 g/hm2,隔天视出穗进度再喷60~75 g/hm2,盛花期15∶00后喷施450 g/hm2养花。九二○喷施时间上最好在09∶00前或16∶00后[4]。
  2.8防杂保纯
  在整个制种过程中,根据父母本的典型特征形状,严格去杂去劣。在分蘖期拔除与母本高度、叶鞘、叶耳叶环不同的变异株;抽穗前拔除与母本相近的变异株;灌浆期和收获前拔除结实率高的植株。在收割、晾晒,贮藏、收购、运输等环节严格防止机械混杂。
  3参考文献
  [1] 丁松,张效忠,林开兵,等.杂交水稻制种应用穗萌抑制剂试验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347-5348.
  [2] 陈莉,刘忠平,吴锋仁,等.水稻免耕直播节水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学报,2005,17(4):82-83.
  [3] 王嘉宇,张世春,徐正进,等.减源疏库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和结实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6):81-86.
  [4] 胡昌高.机插水稻栽培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