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管理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袁时应 时间:2015-01-02
  3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传播管理新体系
  3.1建立科技传播信息平台,实现农业科技“高速公路”
  科技信息平台是指综合社会已存在的科技与信息,为快速合理地利用科技资源提供一个可供随时查询利用的信息资源库,建立农业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实现资源共享[4]。应在各县建立以农业部门牵头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业科技“咨询热线”系统和专家库;要切实转变政府观念,合理设置农业管理和服务机构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避免多头管理和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发生;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筹建高水准的农业情报信息体系组建统一的农业预警机制。平台的建立单纯依靠行政部门无疑是不够的,还要有非行政力量的广泛参与。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整合现有资源,采取多媒体信息交流手段,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技术开发和科技服务工作,即科技的产前、产中与产后3阶段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3.2改革农业推广机制,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现代农业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加强改革和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好现代意义的农业推广体系将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现代农业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要发展,基层推广站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技站早已变成只有部门、没有人员或只有机构、没有作用的空架子或纯营利机构。我国现行农技推广体系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也无法应对加入WTO后世界农产品贸易对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的冲击。因此,应在确保农技推广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应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深层次地发掘地方农业发展潜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帮助农民抵御各种风险。
  4结语
  现行的农业经济结构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农业发展正酝酿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崭新突破。科技传播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科技发展需要从战略高度做出前瞻性的部署,打破条块分割的科技传播管理体制,加强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管理。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科技管理体系不仅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农业发展大计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
  5参考文献
  [1] 吴德进.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传播体系——以福建省为例的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0):115-118.
  [2] 王婧,逄焕成,任天志,等.我国节水农业科技传播中的性别倾向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301-6304.
  [3] 邹晓洁.论提升福建省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349-350.
  [4] 刘辉,黄大金,李东辉.构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