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沁阳市将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的重要抓手,从3个方面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步伐。以购销大户、经纪人和生产大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生产经营主体为依托,利用各自优势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进一步搞好规范化建设工作。在坚持“民办、民管、民自愿”的原则下,按照中共沁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和《沁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促进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盈余分配等方面加以规范。三是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生产经营和社员需要,开展统一服务。鼓励其按照企业化要求,改善办公设施、培训场所,产品收购场地,冷藏设施、加工场地等硬件设施,不断增强和提高为社员服务的水平。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24家,专业合作社从事行业覆盖林果、畜禽养殖、四大怀药、蔬菜、农机服务、食用菌、瓜果、三辣、农技信息服务、粮食购销加工等行业。紫陵仙鸿果业专业合作社等20家专业合作社被焦作市政府评为市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李大人庄雪蜜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紫陵仙鸿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水果生产基地被命名为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园区生产的桃、梨、杏、葡萄等果品被评为无公害农产品,还有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被评为省无公害农产品(畜产品)生产基地。合作社成功注册商标7枚,分别是仙鸿社的“仙鸿”、古留驾庄社的“古留驾庄”和“御怀”、豫培红社的“豫培红”、李大人庄社的“李大人”、南里红社的“南里红”、开心磨坊社的“开心磨坊”。合作社从事服务的行业已覆盖了林果、瓜菜、养殖、粮食收购加工、农机服务、食用菌种植等多个产业,入社成员达到4 000户,社员出资额达到15 962万元,辐射带动服务农户56 000多户,占全市农户的59%。合作社成员人均年增收500~3 000元,最高的可达5 000元。
5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搞好“产业化”
近年来,沁阳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等,并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制定了长远发展规划,指导推动全市产业化发展。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项目资金支持等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2家,涉及小麦、玉米、怀药、油料、畜禽、林木等六大产业,拥有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2家,焦作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有10家(新兴、双马、麦研、瑞达、中方伟业、安事达肌醇、正旺实业、金牛皮业、老师傅、三源麦芽)。全市有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S食品质量认证、GMP认证,拥有“老师傅”、“清宫”、“科潮”、“怀四宝”等4个河南省著名商标。
6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市场化”
为推动农产品流通,沁阳市积极鼓励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购销大户和流通经纪人等从事农产品流通[3-4]。鼓励城市各类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市场配送农产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到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络。健全农产品市场供求及价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畅通绿色通道。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邮政物流、基层供销社、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和运销专业户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主体。大力培育农民流通组织,鼓励农村运销大户、流通能人牵头组建农产品销售联合体或各类农产品运销公司,培养一批懂经营、会推销的农产品经纪人,使农民流通队伍组织化、规范化,形成庞大的农民流通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达28个,并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50余个销售网点和信息联络站,有11个品种获省、市优质产品证书,有12个品种进入超市,年销售额累计达1.3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城市批发市场为主体、以乡镇集贸市场为支点、以民间经销组织为补充,贯通城乡、辐射周边省市的农副产品市场销售网络。全市每年通过市场进行农副产品交易的交易额达2.4亿元以上,牵动着全市农业生产按照产业化要求健康发展。
7参考文献
[1] 李玉芳.加快推广农业新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J].甘肃农业,2010(2):60.
[2] 朱大成,于丰年.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8.
[3] 李风琦,曹建华,朱再昱,等.江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2):127-130.
[4] 黄平.现代农业: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8):136-138,169.
下一篇: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