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柏木人工林经营模式探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摘要柏木是浙江省珍贵的乡土用材树种,介绍了仙居县柏木的类型及特点,总结了当地林分组成结构与生长类型,并提出经营建议,以期促进柏木人工林的经营发展。
  关键词柏木人工林;经营模式;类型;特点;建议;浙江仙居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又名垂丝柏、香扁柏、柏香树,为我国特有的树种。天然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广东、广西等省及长江流域以南海拔1 100 m以下地区,云南省中部可分布于海拔2 000 m以下。
  柏木要求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土地适应性广,在中性、微酸性及钙质土壤均能生长。而且耐干旱贫瘠,特别在土层浅薄的钙质紫色和石灰土上,其他树种不能生长,唯柏木能正常生长。如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水库周围的石灰岩土壤分布大片柏木纯林,生长良好。
  柏木材质优良,纹理直,结构细密,耐水湿,抗腐性强,比重为0.44~0.59,有香气,可供作建筑、车船、家具、水桶、文具以及细木工用材。枝叶根部皆可提炼柏干油,为珍贵物资。由于柏木材质优良,供不应求,柏木林面积呈减少趋势。根据2008年仙居县森林资源调查结果显示,1998年全县有柏木林面积5 291 hm2,而2008年仅4 510.4 hm2,减少了780.6 hm2,朱溪镇1998年有柏木林1 250 hm2,2008年仅1 052.2 hm2,减少了197.6 hm2。近年来,以杨梅、毛竹等水果经济林的快速发展,且收效快,人们忽视了柏木等用材林的发展[1-4]。如何加快柏林等优良用材林的发展,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柏木类型及特点
  柏木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由于受环境条件和人工栽培的影响而产生多种变异,分化出许多自然类型。笔者根据多年对朱溪镇柏木林的调查,从材质方面可初步划分为3种自然类型。
  1.1油柏
  叶色淡,叶形鳞型,分枝角度大,小枝条径粗。苗矮,生长势差,干形弯曲。树皮厚(8 mm),裂纹深而粗,树皮深灰色,节疤多而大,边材白色,芯材黄褐色,材质较硬,纹理扭曲,不易加工,有反翘现象。木材会分泌柏木油粘液,严重影响柏木制品油漆成果,有浓厚香气,耐水湿,抗腐,常作屋柱、造船等大材和不上油漆用材。
  1.2黄柏
  叶色绿,叶形同时生长着鳞叶、针叶,分枝角度大,小枝条粗细不均。苗高,生长势旺,杆形比较通直。树皮较薄(2~3 mm)。裂纹细而浅,色鲜、黄色。节疤大而粗。其属于油柏与粉柏的中间类型。边材白色,芯材淡黄色,材质中等,纹理通直易加工。但木材基部2 m范围内有少量扭曲、反翘现象。木材中含有挥发性柏木油,但不分泌柏木油。木料表面有白色粉末结晶瑙,有香气。耐水湿,木材利用价值比油柏高、比粉柏低,常作家具、油漆等用材。
  1.3 粉柏
  叶色浓绿,叶背面有灰色粉,叶形针形,分枝角度小,小枝径细、均匀。苗高生长势旺。干形通直,不扭曲。树皮薄(2 mm),裂纹细而浅。色鲜深黑色。节疤小而细。边材芯材白色。或者芯材少量淡黄色。材质优良,纹理通直不扭曲。不反翘易加工。木材不分泌柏木油,也没有白色粉末状结晶瑙,略有香气。耐水湿,抗腐,木材通直,油漆成果好,通常作家具用材且利用率高。
  2林分组成结构与生长类型
  朱溪镇柏木组成结构比较简单,大多数形成比较稳定的单层纯林。如朱溪镇、江一村、岩前村、方岩背的16.67 hm2 三十年生的柏木,高可达20 m左右,平均蓄积量为133.5 m3/hm2,林相整齐美观,树干通直,树冠塔形,色彩葱绿。有些柏木林中,也混有松香木荷、青冈栎、桤木等。
  在山地黄红壤或马尾松采伐迹地上营造柏木,往往还生长马尾松、杉木等。朱溪镇地形地势复杂,因立地条件、林木生长等不同,柏木层次结构的组合类型较多。在郁闭度为0.8~0.9的柏木林中,由于林内透光性较差,一般不形成灌木层。这种类型造林地的原生植被多为牡荆、盐肤木、五节芒等。立地条件较好,层次结构发育比较完满的柏木林,如溪上村胡加栅山场,除主层林以柏木为建群种,还有层次分明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在多数郁闭度为0.4~0.7的林分中形成此类型。
  柏木以生长在阴坡的山腰、山脚、山坳或溪之间两侧,坡度以25°以下为宜。如果在土壤、贫瘠的山地或者是基岩裸露处造林,则只能作为薪柴林或者水土保持林经营。据朱溪镇溪上村调查,四十年生的柏木林,平均树高20.4 m,平均胸径21.2 cm,密度为1 050株/hm2,立木蓄积量为361.5 m3/hm2。根据2008年森林资源调查,一般中等林分生长幼龄林平均蓄积量为38.85 m3/hm2,中层林平均蓄积量为74.1 m3/hm2,近熟林平均蓄积量为117.15 m3/hm2,成熟林平均蓄积量为195 m3/hm2。而在马尾松、狼依为主要植被的采伐迹地上营造的中龄林,平均高只有6.5 m,平均胸径7.4 cm,密度为2 445株/hm2,平均蓄积量仅34.5 m3/hm2。
  3经营建议
  3.1造林
  综上所述,建议选择粉柏营林为好。柏木砍伐后,没有萌芽能力。但在郁闭度为0.4~0.7的林内,有飞籽而成的幼苗30万~45万株/hm2。可采取人工促进自然更新和人工造林等方式,发展柏木林。一是人工促进自然更新。柏木进入成熟阶段后,属纯林的采取择伐或间伐的方式,使林内郁闭度2~3年内控制在0.5~0.6。飞籽成苗后使之形成幼、中、成熟的混交林,对有2种以上林种组成的混交林,可逐步砍伐非目的树,保留柏木并使林地郁闭度在2~3年内控制在0.4~0.6,经3~10年的培育也可形成以柏木为优势树种的混交林。二是人工造林。仙居县当地的林农一般在柏木林地内选择二至三年生壮苗造林。如2009年的朱溪镇溪上村,林农在林地内挖取二至三年的壮苗,营造21 hm2人工林,成活率达到96%。造林密度根据营林目的和立地条件情况而定。以用材为目的,造地条件好的以4 500~6 000株/hm2为宜。经营以柏为主混交林,营造柏木1 800株/hm2左右,与阔叶树种混交的营造阔叶林搭配750~900株/hm2。与针叶林树种混交的,针叶树种搭配900~1 200株/hm2,以保持水土为目的的,立地条件差的地类,营造6 750~10 005株/hm2。
  4.2抚育与间伐
  柏木幼林期生长缓慢,宜加强抚育。经4~5年的抚育,5~6年可郁蔽成林,最后一年抚育结合修枝,以提高木材质量。修枝高度为树高的1/3~1/2,应根据长势而定,以免树冠过短影响生长。
  一般在林分郁蔽后2~3年,林木连年生长量下降时进行间伐。第1次间伐宜在9~15年进行,隔5~6年后进行第2次间伐。初植密度为2 400~3 600株/hm2的林分,间伐1次即可。间伐时应留优去劣,伐除被压木、病腐木和干形弯曲的植株,间伐强度控制在15%~20%。
  
  4参考文献
  [1] 孙瑞秋,郭蕾.当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面的几项重点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75.
  [2] 潘慧庚.如何提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浅析[J].科技与生活,2009(23):6.
  [3] 陈龙勇,黄庆丰,郝焰平.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形势与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8):13-14.
  [4] 葛晓丽.浅谈当前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民营科技,2009(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