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北平原地区果树冻害气象条件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霜冻是指在温暖的春、秋季节,地面空气层的温度短时降至0 ℃以下,使作物受到冻害的现象。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可结成白霜;湿度少时虽无白霜,也能使作物受冻,称为黑霜。霜冻按其成因可分为3种类型,即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辐射霜冻[1]。平流霜冻是由温度低于0 ℃的北方冷空气侵袭引起的,此类霜冻多为持续低温天气,白天温度也偏低,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辐射霜冻是受南下地面冷高压控制时,天气寒冷、晴朗、无风或微风,在夜晚由于地表及植物表面大量辐射出热量,以致地面空气冷却降温至0 ℃以下。此类霜冻多出现在早春,是由于经过一冬的寒冷天气,地表面热量基本散尽,温度偏低,辐射时无热量补充。平流-辐射霜冻是由冷平流影响和辐射降温2种作用产生的霜冻,此类霜冻出现时,南下的冷空气温度高于0 ℃,还不足以引起霜冻,由于地面的辐射冷却作用而出现霜冻。果树开花期间出现的霜冻一般为终霜冻,果树开花后没有出现2次霜冻的情况。冠县1970—2009年终霜冻日期出现在3月的有32年,占80%,出现在4月的有8年,占20%,其中出现在4月上中旬的有6年,占15%。通过分析冠县4月上中旬出现的6次霜冻的天气形势,是由冷涡或横槽天气形势引起的北方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冷锋过境后,天气迅速转好,风力减弱,天空晴朗,辐射降温增强,冷平流与辐射降温同时出现。
5霜冻的防御措施
在春季,当桃树、苹果树解除休眠后,抗冻性迅速减弱,且随着物候期的进展,抗冻性越来越弱[2-3]。因此,进入4月要加强霜冻的预报服务,尤其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温度偏高时,果树的物候期提前,更应特别重视。防御晚霜冻对果树的危害,主要应采取适当推迟果树物候期以避开霜冻、进行树体保护、增强树体抗寒力以及改善果园小气候、破坏霜冻产生的条件等措施。主要方法有:一是提高果树抗霜冻能力。除选用抗寒力强的果树种类、品种和砧木外,主要是加强栽培管理措施,疏花疏果,调节好结果量,促使树势健壮生长[4]。二是果园早春灌溉。在果树萌芽后至开花前灌水1~2次,然后覆盖柴草,降低地温,一般可延迟2~3 d开花。三是树体涂白或使用生长调节剂。早春使用石灰水喷涂枝干或在萌芽前喷洒乙烯利、萘乙酸等,均可达到推迟果树物候期的效果。四是改变霜冻天气的果园小气候。在气象预报将有霜冻出现的夜晚,当温度降至5 ℃点燃发烟物,既可增加环境热量,又可减少辐射降温,提高果园气温。向果树喷水,可提高气温2 ℃左右,提高花温2~3 ℃。五是对花期果树喷施磷、钾肥,提高花的细胞液浓度,增强抗寒力。六是霜冻前及时喷施植物细胞膜稳态剂,以增强果树抗冻能力。
6参考文献
[1] 曹钢锋,张善君,朱官忠,等.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2] 陈尚谟,黄寿波,温福光.果树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3] 冯佩芝,李翠金,李小泉,等.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5.
[4] 朱晓华.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减灾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3,11(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