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棉花暴雨后死亡原因及防控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棉农应根据棉田地势、排涝能力等情况,选择适宜品种种植,对于易涝的田块,选择伏前桃少、生育期长、耐涝性好的品种种植[2]。目前大部分棉田株行距配置都是1畦2行,宽窄行栽培。推广宽行窄株栽培就是结合深翻将1畦2行改为1畦1行,畦宽1.1~1.2 m,增大行距,缩小株距,以利棉花培土壅根,提升排涝能力。覆膜移栽可改善棉田土壤水分状况、土壤物理状况。覆膜棉田能使土壤水分含量相对稳定,克服露地栽培条件下土壤水分变幅大、干湿交替悬殊的不利影响。覆膜保护土壤表层,使土壤不受雨水的冲击和淋洗,耕作层能较长期保持疏松状态;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根系吸收功能,有效控制棉株暴雨死亡。
2.3适当化调
根据棉株长势长相,用助壮素(25%缩节胺)进行化控,协调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塑造理想株型,增强棉株抗逆能力[3-4]。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15 d左右化调1次,连施5次,第1次45 mL/hm2左右,最后1次(打顶后5~7 d)270 mL/hm2左右,总用量在525 mL/hm2左右。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长势差、密度低、干旱需轻控,反之则重控。
2.4合理肥水
根据棉花需肥规律,施足底肥,增施有机肥,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基肥施农家肥22.5 t/hm2,化肥应按照“稳氮、增磷、增钾、补微”的原则,一般施尿素15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钾肥112.5 kg/hm2、硼砂7.5 kg/hm2、硫酸锌15 kg/hm2。花铃肥分2次施,第1次施饼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钾肥150 kg/hm2,于7月上旬混合埋施;第2次施尿素225 kg/hm2、钾肥187.5 kg/hm2。补桃肥应根据棉花后期长势长相,棉株载铃多少,确定相宜的施肥数量;长势好、结铃多的应重施,一般施尿素150~225 kg/hm2。棉株受涝渍后,根系功能受到伤害,遇晴天后需多次向棉叶喷清水保湿,最好在光照强、温度高的时间进行,防止叶面失水枯死,待植株恢复生长后喷施叶面肥或追施少量氮肥促进生长。
3参考文献
[1] 王海洋,陈建平,张萼,等.雨涝对盐城市棉花生产的影响与对策[J].江西棉花,2006(2):24-26.
[2] 付世权,曹春田,臧学斌,等.雨涝灾害对舞钢市棉花生产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S1):142-144.
[3] 刘燕,陈云峰. 多雨年份棉花中后期管理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9(8):38-39.
[4] 林清霞,叶萌,渠元春.多雨寡照天气下棉花中后期减灾措施[J].河北农业科技,2008(13):10.
上一篇:小麦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下一篇:梨树县玉米品种推广现状及更换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