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玉米品种推广现状及更换原则
摘要介绍了梨树县玉米品种的推广现状,总结了玉米品种的更换原则,以期为玉米品种的推广和更换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品种;推广现状;更换原则;吉林梨树
梨树县地处黄金玉米带,以栽培玉米为主,近年玉米种植面积为粮豆总面积的75%~80%,玉米产量占粮豆总产量的90%以上。玉米产量的高低决定着全县的粮食产量,也左右着全县的经济命脉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搞好品种的更新换代是提高玉米单产最主要、经济有效的途径[1]。
1玉米品种的推广现状
1.1稀植大穗型玉米品种被彻底淘汰
梨树县玉米单产的提高大体来说有2次质的飞跃,第1次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种植吉单101至90年代中期止,所栽培的品种多数是以熟期长、稀植大穗、叶片平展型为主,从70年代末栽培的吉单101至80年代初的四单8、90年代的单玉13,各个时期推广应用的玉米杂交种十分单一。9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提高、育种工作者的努力和种子市场的放开,越来越多的玉米新品种在农业生产上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主栽品种有掖单13、掖单11、郝玉21等,还有一定数量的搭配品种如吉单159、东单60等,它们为梨树县粮食产量连上几个台阶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这些品种不仅产量低,而且由于熟期长生产出来的粮食水分高、品质差,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势必被淘汰。
1.2耐密型品种主宰今后的玉米生产
20世纪90年代末期,耐密型品种四密21、四密25的问世和推广,引领了玉米种植的发展方向。2000年郑单958引进梨树县并推广应用,促进该县的粮食产量大发展,粮食总产量较90年代增产70万t左右(除自然灾害因素影响),玉米的品质也出现了质的飞跃,出籽率高达87%以上。郑单958和后来引进的先玉335等系列耐密型玉米品种,具有株型紧凑耐密、产量高、抗逆性强、米质优、商品性好等优良特性,致使耐密型玉米品种统治了玉米的种植面积。
2更换原则
2.1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是品种更换的前提
自然条件是作物品种区域种植的主要依据,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原始的最基本的条件。更换品种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考虑自然条件又要考虑人为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栽培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品种更新换代的必然前提条件。
2.2试验示范是玉米新品种更换的依据
着眼更新就要积极稳妥地筛选接替品种,要稳定粮食产量,首先必须提高玉米单产。种子因素是决定产量的最根本因素,因此筛选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是当务之急,应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品种,不断丰富品种群[2]。根据梨树县自然条件、当前栽培水平,通过试验和生产田间产量调查发现,郑单958和先玉335仍然是当前具有推广价值的品种。但是,还要继续进行新品种的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更理想的高产品种,及时准确地为品种更新提供科学依据,才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品种布局,实现农业的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