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农场扬麦15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鞠军华 练波 陶连勇 时间:2015-01-02
  摘要:阐述了大中农场扬麦15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扬麦1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大中农场
  
  扬麦15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以扬89-40和川育21526为亲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0502。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春性,中熟,熟期比扬麦158迟1~2 d,熟相好。幼苗半直立,生长健壮,叶片宽长,叶色深绿,长相清秀;株型紧凑,株高80 cm左右,抗倒性强。穗棍棒形,长芒,白壳,大穗大粒,每穗36粒左右。红粒,籽粒饱满。容重高,千粒重约为42 g。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有效穗数为450万穗/hm2左右。中抗至中感赤霉病,中抗纹枯病、叶锈病,中感白粉病。适宜于苏皖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与河南部分地区种植。在国家3年区试中平均产量5 186.55 kg/hm2,在11个参试品种中居第2位。2001—2003年参加江苏省弱筋小麦区域试验,2年区试平均产量5 280 kg/hm2,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61%。2004—2005年度国家小麦新品种展示平均产量7 450.5 kg/hm2
  2栽培技术
  2.1播前准备
  耕透熟土层,并略带黄土,秸秆覆盖效果好,覆土要平,耕幅不超标;耙地平,破土效果好,重耙配重150 kg以上,不漏耙;开沟要直,深20~25 cm,宽32~35 cm,绞土匀,畦面平;肥量准,不重不漏不露[1]。播前晒种2~3 d,在播种前10 d左右做好发芽试验,根据发芽率、千粒重、适宜基本苗数确定处理种子数量即播种量。每1 kg种子用硫酸锌4 g拌种,或2%立克莠湿拌剂15 g拌10 kg麦种(种子重量的0.15%),防治纹枯病和茎基褐腐病。
  2.2适期播种
  大中农场处于苏中沿海,适宜播种期为10月28日至11月5日,生产上力争11月10日前结束。该品种抗寒性稍差,不宜过早播种。行距26 cm,避免重行漏行,要求畦面平整、播行均匀、竖沟上线。播种不能在路上拐弯的必须放起落线,用种量准,行距均匀;严格控制播种深度,播深2 cm左右,做到播种均匀,出苗一致;在调换品种前一定要彻底清理播种机,防止机械和人为混杂。
  2.3 田间管理
  播后2 d内,必须清好田间一套沟,达到沟沟相通。具体要求是:每40~50 m开挖1条横沟,深25~30 cm、宽20~25 cm,田头及低洼地块,每25 m开挖1道沟,横沟撒土两边不少于5 m,积土厚不超过2 cm,两边土量均匀,清沟必须两边出土、敲碎撒匀。条田地头需在播后雨前开沟,防止路面盐土淤积田头,影响出苗,播后再清沟筑埂,所有田头沟埂必须方直上线。补种要求浸种补种,品种一致,到头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