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枝升 时间:2015-01-02
  2.3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和追肥。育苗移栽的幼苗出土后,1叶1心时间苗,3叶1心时去弱留强进行定苗,留苗80~100株/m2。2叶时追施尿素90 kg/hm2,定苗后追施尿素120~150 kg/hm2。做好蓝跳甲、蚜虫的防治,用90%的晶体敌百虫或氧化乐果1.5 kg/hm2对水600~750 kg喷雾。培育成苗龄30~35 d、叶龄6~7片、苗高20~30 cm、根茎粗0.6~0.7 cm的无病害壮苗。直播油菜及时间苗除草,3~4叶定苗。结合定苗进行1次中耕培土,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第2次中耕培土,并进行防止根颈外露受冻。
  2.4合理密植
  移栽油菜应在10月中旬抢墒移栽,栽10.5万~12.0万株/hm2,移栽株距为17 cm,行距50 cm。直播的留苗12万~15万株/hm2,推广旱地免耕技术。越冬苗情要求,根茎粗1.2~2.0 cm,绿叶柄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左右,色泽浓绿,无病虫。
  2.5平衡施肥
  按照重底肥和控氮增磷补钾配微的施肥原则,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3],在施农家肥22.5 t/hm2的基础上,施纯氮120~150 kg/hm2、纯磷90~120 kg/hm2、纯钾75~90 kg/hm2、硼肥15.0~22.5 kg/hm2。氮肥按照底肥、苗肥、腊肥5∶2∶3的比例施用。磷钾、硼肥全部作底肥,移栽成活或定苗后泼浇1次人粪尿或尿素液提苗。11月下旬,结合中耕培土,追尿素75 kg/hm2,促冬前生长,12月底至翌年1月初,追尿素120 kg/hm2作腊肥,壮苗越冬,蕾薹期叶面喷肥,增角、增粒夺高产。
  2.6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防治菌核病,在油菜开花期,菌核病株达10%时,可用1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防治,也可在盛花期及时摘除植株主茎2/3以下的叶片[4],带出田外,处理切断病菌侵染途径。常见主要虫害有蓝跳甲、蚜虫等。在幼苗生长阶段,防治菜青虫、跳甲,用25%敌杀死450 mL/hm2,或5%锐劲特悬浮液防治,结荚期蚜虫发生较重时,可以用低毒高效杀虫剂吡虫啉进行防治。
  3参考文献
  [1] 周宇,车艳波.南通市油菜生产概况及产业发展浅析[J].上海农业科技,2005(4):51-52.
  [2] 邢晓丽,翟萍,董亮.岐山县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2):14-15.
  [3] 王艳君,赵洪潮,杜德志.青海省油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青海农林科技,2004(4):41-43.
  [4] 王学江,李文晋,朱国美.滁州市油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1):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