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杂草稻的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3发生原因
  杂草稻早熟易落粒,成熟时种子落入田中,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成苗,这样年复一年,繁殖蔓延。但杂草稻迅速蔓延的原因,仍然与近年来栽培技术体系的改革是分不开的。随着稻麦免、少耕技术的推广应用,土壤耕翻次数明显减少,耕翻深度也越来越浅,使掉落在田间的极少量种子能够生存繁衍;而麦套稻田和直播稻田则给常规粳稻和杂草稻提供了同样的适宜环境,使杂草稻的出苗率和成活率大大提高。而跨区机械作业和种子调运过程中混入的极少量杂草稻种子,是杂草稻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精耕细作的移栽稻田,通过耕翻、耘田、人工除草,使上年落入田间的杂草稻种子多数被翻埋入深层,加之移栽后建立的浅水层,不利于杂草稻种子发芽,因此其成苗率很低,即使有少量成苗的也被农民在田间管理时拔除。
  4杂草稻的防控措施
  4.1合理耕作,破坏杂草稻的生存
  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是消除杂草稻危害的关键措施[8]。一是改变稻作方式。对已有杂草稻发生的麦套稻、直播稻田,应及时改用抛栽稻、移栽稻或机插稻等栽培方式,利用栽后建立的浅水层,控制杂草稻种子的萌发。若仍进行直播,应采取先翻耕后直播的方式,春播时进行2次翻耕,以控制杂草稻的发生和蔓延。二是适度翻耕。杂草稻发生比较严重的田块,在上茬收获后必须进行翻耕,翻耕深度在10 cm以上,把散落在地表的杂草稻种子埋到下层,使其不能正常出芽成苗。三是合理轮作。杂草稻发生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改种1~2年的旱作物,在旱作条件下对杂草稻进行化除或工人拔除。
  4.2清洁种源,控制杂草稻的传播
  种子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种子生产、销售流程质量控制,防止杂草稻随种子直接流向农田。首先育种、种子生产等单位要杜绝将杂草稻“污染”的田块作为原种田、良种繁殖田,不用旱直播、麦套稻、浅旋水直播和抛秧等稻作方式作为种子繁殖田,一旦发现种子田有杂草稻的发生,种子田应作报废处理。在种子入库或调运前,做好抽样检查,凡有杂草稻的种子批,一律不得作为种用。不去病区调种,防止杂草稻随种传入。同时,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种子田、种子批的检查和监管力度。
  4.3人工拔除,降低杂草稻的为害
  及早人工拔除是目前杂草稻防治的主要措施。杂草稻与栽培稻混合生长在水稻田中,目前尚无可选择的除草剂可用,主要防治措施是尽早进行严格的人工拔除,并清理出田间,妥善处理。杂草稻是由上年稻田里落下的杂草稻种子生长而成,这种稻的特点是分蘖期株型偏高、株型松散、叶片长而披,叶色偏淡、抽穗期早于常规粳稻、穗大而下弯,类似于杂交籼稻。根据这些特点,可区分杂草稻和常规粳稻,及早进行人工拔除,尽量做到“拔早、拔小、拔了”,降低杂草稻的为害。拔除时要连根拔起,带出田间。在杂草稻抽穗时,一定要拔除干净,避免杂草稻灌浆落粒,影响翌年水稻的生产。
  4.4巧用丙草胺药剂,控制杂草稻的发生数量
  丙草胺本身对稻种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能直接应用于直播稻田的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目前登记用于直播稻田的扫茀特、草杀特、草消特等含丙草胺的产品,其中均加有安全剂解草啶。解草啶需要由稻种萌发的根吸收后才能起作用。稻种浸种催芽后播种,随后立即喷施草杀特等加有安全剂的丙草胺产品,对已萌发的栽培水稻没有伤害,但能抑制田间杂草稻种子的萌发和出苗。将稻种浸种催芽(浸种3 d催芽1 d,芽长是稻谷的1/2)后播种,播后24 h左右用药,遇阴雨天气要推迟1~2 d用药;用30%草杀特(丙草胺加安全剂)2 250 mL/hm2加10%苄嘧磺隆300 g/hm2,对水600 kg喷雾;用药时畦面湿润无积水。用药后24 h左右上水至墒沟满沟水,畦面薄层水(如遇大雨天要排干畦面水),保水7~10 d。可抑制杂草稻的萌发和出苗,并兼除直播稻田的稗草、千金子、球花碱草、鸭舌草、节节菜等主要杂草。
  5参考文献
  [1] 杨杰,仲维功,陈志德,等.江苏省扬中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杂草科学,2007(3):13-15.
  [2] 孟英,魏永海,任宝君,等.寒地穞生稻发生原因及防御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2):55-56.
  [3] 仲维功,杨杰,陈志德,等.江苏扬中“杂草稻”的籼粳分类[J].江苏农业学报,2006(3):238-242.
  [4] 谢仁康,杨永春,张文杰,等.麦套稻田杂稻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J].中国稻米,2009(4):54-56.
  [5] 孙敬东,肖跃成,黄秀芳,等.中粳稻田杂草稻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初探[J].杂草科学,2005(2):21-23.
  [6] 徐世林,陈德辉,李群,等.稻田杂草稻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策略[J].耕作与栽培,2006(6):16-17.
  [7] 郭勋斌,田文科,顾克礼,等.越冬红米稻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初探[J].垦殖与稻作,2006(5):48-50.
  [8] 潘学彪,陈宗祥,左示敏,等.江苏省杂草稻成因及防控策略[J].江苏农业科学,2007(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