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林业的衰退问题及对策
摘要:阐述了日本林业衰退的过程,分析了其衰退的原因,并总结了日本政府发展林业的对策,以期为中国林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林业衰退;问题;原因;对策;日本
日本的森林面积约2 500万hm2,约占国土面积的67%,其中约1 300万hm2(约50%)为天然林,1 000万hm2(约40%)为人工林,其余为无立木地或竹林等(森林面积源于《林野厅业务资料》,2002[1])。在过去40年中,日本的森林面积基本保持在2 500万hm2。但是,通过战后人工造林,2007年的人工林面积增加了30%,其中非更新性造林面积约占新增人工林的50%。因此,天然林实质上在同时期约减少了15%。日本的森林蓄积量始终处于增长状态,现有森林蓄积量为40亿m3,是1966年的2倍[2],其中人工林的蓄积量增加了5倍[3]。日本每年的木材产量约为3 500万m3,约占总需求的48%,其余部分依靠进口木材补充[4]。根据日本学术会议的森林价值评估结果,日本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为6 700亿日元/年,森林资源的环境价值为7亿日元/年[4]。然而,有着这样丰富森林资源的国家,也面临着林业衰退的问题。虽然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因历史和政策的原因,日本林业面临着衰退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战后营造的人工林的成熟,暴露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现将日本林业衰退的背景、原因和政府对林业衰退采取的对策总结如下。
1日本林业衰退的过程
在战后恢复植被的造林运动中种植的树木,经过半个世纪的生长,已经进入收获期,但80%的国内木材消耗量仍为进口木材,这意味着大量的本土木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1.1造林恢复植被运动
在1945—1955年期间,日本因战后复兴等原因,木材需求急剧增加。但因战争中的乱伐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木材供给量严重不足,并导致价格大幅度上涨。为了尽快满足木材消费需求,政府在全国实施了大规模的造林运动,在以阔叶树为主的天然林采伐迹地或荒地上大面积营造以针叶树为主的人工林,主要采伐村落周围的杂木林和深山的天然林,并用日本柳杉、日本扁柏、落叶松、赤松等生长较快且经济价值高的针叶树种取代。为了强力推动这项造林工作,日本政府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5]。
1.2“燃料革命”推动人工造林
大规模造林与“燃料革命”不期而遇。20世纪50年代,随着电、天燃气、石油等产品开发速度的提高,便捷的化石燃料取代了家庭原本以木炭和薪柴为主的燃料。在此之前,农村周边的杂木林曾为家庭主要的燃料、肥料和饲料等来源,是生活不可欠缺的部分,同时也起着为城市提供能源的作用。伴随着燃料革命,人们已经不再热衷于使用传统薪材作为能量源,转而使用电、天然气、煤等燃料。因此,薪碳材不再是森林培育的重要目标,人们进而将薪材林的培养目标转变为用材林。加上市场的木材价格因素,人们认为植树造林是比银行储蓄更为有意义的事情。因此,造林热扩大至全国,在短短15~20年里,造林面积达到了约1 000万hm2 [5]。
1.3木材进口量剧增,日本林业走向衰退
造林运动在短期内并不能满足市场对木材的需求,为此,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到了1964年木材进口全面自由化。与国产木材相比,进口产木材有价格低廉和多批量稳定供给的优点。因此,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元汇率的提高,进口产品更加受欢迎。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日本国产木材的价格持续跌落,使日本的林业经营变得艰难。这一时期,日本的木材自给率从90%以上跌落至20%。同时,国内的大规模造林仍在继续进行。到1996年,大规模造林结束,全国发展了庞大的人工林,但却留下了巨额借款隐患[5]。
2日本林业衰退的原因
追溯日本林业衰退的原因,最终还是收入的问题。战后的日本林业只追求眼前利益,采取了短期皆伐的形式,即对林龄在40~50年的森林进行皆伐。但在林龄50年左右时,树木正处于速生期,亟需的经营措施是抚育间伐,因此需要的费用非常高。林龄在70~100年时,商品材森林的价值也开始增加,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但在大规模造林的影响下,林龄在50年左右的森林占日本森林的绝大多数,因此现阶段的森林收入远低于投入成本,导致很多林业工作者放弃林业。由于木材产品销售收入远低于成本,林业经营者无法开展正常的抚育工作和采伐、运输工作。富士通总研经济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梶山恵司的研究报告指出,根据人工林超过6 000万m3的年生长量估计,如果实现合理的人工林管理,每年需要通过间伐生产3 500万m3以上的木材,但日本的木材生产量只有1 600万m3。因此,大面积的人工林无法得到合理的经营管理。
短期采伐只能收获小径级木材,加上运输成本高昂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方式,都是造成经营森林收益较低重要原因。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的生产方式木材产量低、生产成本高,不能集中地进行木材的采伐和运输,很难满足市场需求。低收入导致森林经营者的经营欲望降低,年轻人转到城市就职,在除了林业找不到其他产业的山村地区,伴随着林业的衰退,地域的经济活力也变得低下,由此引发了这些地区人口迅速高龄化等问题[5-6]。这从根本上严重打击了林业的发展。
3日本林业发展对策
3.1对森林间伐实施补贴
为了促进森林经营活动,政府采取了森林间伐作业补贴措施。补助金额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而异,为了提高间伐的积极性,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高额的补助金。以熊本县为例,除将采伐的木材运输到林以外,在采伐费用11.2万日元/hm2中,可以得到6.324万日元/hm2的补贴;若将采伐的木材运输至林外,在采伐费用22.4万日元/hm2中,可以得到12.716万日元/hm2的补贴金。
3.2大力培养林业人才
从2002年起,为了能够确保林业工作者能够长期从事工作,林业厅对希望从事林业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技能和技术培训,在2006年对愿意从事林业工作的年轻人进行了进一步的培训。在该措施的推动下,从事林业的工作者在2003—2005年期间,每年平均增加3 500人,比2000—2002年的年均增加2 000人有了大幅度提高。
3.3鼓励有效地利用间伐木材
为了促进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以政府为主体大力推广间伐木的高效利用技术,除利用间伐木材制作信封、家具、护栏、路标柱等多种传统产品外,还在不同地区开发了其他特色产品,如青森县的砧板、高知县的鼠标垫等加工产品。此外,在江河护岸等工程中,用木材部分地取代水泥,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对河岸、海岸自然景观的保护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进一步积极推动了间伐木材的使用。
3.4积极推行森林认证制度
森林认证是在独立第三方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制定的系列标准,按照规定和公认的程序对森林经营质量进行认定并发放证书的程序,是一个对森林进行检验的过程,以检验其是否按照公认的原则和标准进行经营,旨在促进对环境负责、对社会有益和在经济上可行的森林经营活动[7]。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体系是目前市场认可度最高,它是根据国际森林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森林经营者、木制品加工及销售者进行绩效评估,以证明是按照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统一的原则,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确保木材和木制品来自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的经营活动,并发放认证证书。森林认证包括森林经营认证(FM)和产销监管链认证(CO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