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套种的模式及效益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桑园套种是一项充分发挥当地冬闲土地资源的优势,也是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工作,具有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收益稳定、投入少、产量高等特点。桑园套种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或移栽,4月上旬收获,与桑树不但不存在争地的问题,还可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更大增收。所套种的蔬菜、食用菌等从移栽开始到收获前夕,正好是桑树休眠季节,在整个生长期,桑树枝条上基本没有叶子,桑园里光照强度好,光能利用率高。另外,套种在桑园内的蔬菜等,由于蔬菜等采收后的残留物可以压青作绿肥,不仅改良了土壤的肥力,节约桑园肥料投入成本,同时由于整个过程没有使用任何农药,对桑园也不会造成污染,更不会影响翌年的养蚕,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4]。
3桑园套种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坚持以桑树为主、套种作物为辅的原则。桑园套种是在不影响桑树生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冬闲期桑园套种增产、增收的优势而进行的。为了使桑园套种的作物管理与桑园的冬季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达到蚕农增收、蚕业增效的目的。在进行桑园套种时,应始终坚持以桑树为主、套种作物为辅的原则,防止偏向套种而有损于桑树生长的做法,同时要求使桑树的生长和套种的作物的生长不相矛盾[5]。二是科学合理地选择套种作物。在坚持合理套种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生长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生产管理水平较为简单的作物品种。而对生产上容易感染病菌、对桑园容易造成危害、生长周期较长、栽培技术水平要求过高的作物品种应避免套种。实践证明,只有合理的选择好套种作物,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4结语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农村的致富门路和多种经营项目日益增多,在努力提高蚕茧产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开发冬季桑园,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对桑园进行套种,以提高桑园综合经济效益,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已成为发展桑蚕产业的新课题。在坚持合理套种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选择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品种,大多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桑园套种的成功,不仅解决了当地冬闲桑园丢荒、资源浪费等问题,还给蚕农增加了一条致富门路,为蚕农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对巩固桑园基础,增加蚕农收入,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圈,提高蚕业综合经济效益,促进蚕桑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参考文献
[1] 刘用华,刘春平,贺茂南,等.吉泰盆地桑园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7):130.
[2] 杨增群,崔军,李祥兵.冬闲桑园套种豌豆效益高[J].广西蚕业,2006,43(4):64-65.
[3] 徐勇,汪道成.桑园套种草菇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5):34.
[4] 王尚俊,杨增群.冬闲桑园套种榨菜栽培技术[J].广西蚕业,2004,41(4):20-21.
[5] 罗天相.冬闲期桑园套种的效益及技术[J].广西蚕业,2004,41(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