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与鲤鱼—鲢鱼—鳙鱼池塘混养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少杰 张英民 时间:2015-01-02
  4日常管理
  每天坚持巡塘,清晨和晚上查看池鱼有无浮头现象,检查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查看水色,分析水质,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每10~15 d冲换新水1次,每次更换池水原有量的1/6~1/5。定期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春来初秋,天气闷热,气压低,暴风雨过后,特别是在凌晨,池水容易出现缺氧,鱼和泥鳅浮头,甚至“泛塘”死鱼。要勤开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和阴天清晨开增氧机,阴雨天、气压低,夜间开增氧机的效果较好。7—8月气温高,溶氧消耗大,每天清晨和中午开2~3 h增氧机,补充池水中的氧气[4]。
  5合理投喂
  该养殖模式最好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以天然饵料为辅。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饲料粒径2.0~5.0 mm,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质以体质在30%~35%的范围即可,基本可以满足泥鳅和鲤鱼的营养需要。做到定时、定点、定位投喂。一般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水温较低时(20 ℃以下),每天投喂1次,水温较高时每天投喂2次。7~8月每天20∶00—21∶00可以加喂1次,投喂量应根据泥鳅摄食情况及时予以调整。另外,泥鳅可取食鲤鱼剩余残饵,起到清除残饵的作用。泥鳅喜欢从池底到水面运动,有效促进上下水层交换,增加底层水的溶氧。滤食性鱼类鲢鳙鱼作为服务性鱼类,可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6病害防治
  在养殖过程中贯彻以防为主的病害防治原则。每隔15 d用生石灰15 g/m3或用溴氯海因1 g/m3全池泼洒1次。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制成药饵定期投喂,有一定预防鱼病效果。驱赶水禽和蛇类,以免泥鳅游到水面吞气时遭到它们的危害。泥鳅的常见疾病主要有腐皮病、水霉病、原虫寄生虫病、3代虫病,要根据病害种类合理防治;主要生物敌害有水禽、蛇类、水蜈蚣。
  7参考文献
  [1] 刘晓东.泥鳅高产高效养殖试验总结[J].渔业致富指南,2009(20):38-39.
  [2] 洪玲,王志兴,俞南宾,等.泥鳅无公害养殖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8(4):41-43.
  [3] 王久新.泥鳅的人工养殖方法[J].山东畜牧兽医,2008(11):65.
  [4] 谢申柱.泥鳅池塘高产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3):277,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