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林镇烟草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关键词:烟草;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安徽宣城;宣州区洪林镇
洪林镇位于宣州区东大门,距城区23 km,东与郎溪接壤,全镇土地面积135 km2,耕地面积6 953.33 hm2,其中农业人口3.76万人。近年来,烟草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作物在该镇迅速发展,但是都是在一些偏远、交通不便且人均土地较多的东华山、大青山2个村委会的部分村民组发展。
1洪林镇烟草发展的现状
洪林镇自发展烟草至今,烟草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农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烟农平均每户种植面积在4 000.00~5 333.33 m2,每户需要建1个烟房用于烤烟。在种烟的季节,镇里会将种子分配到每户手中,基本上每个村都有1个种烟技术人员。烟叶的价格有许多等级(10余种),最高达14~16元/kg,这种烟是少量的,大约占总量的1%。大部分都在8~10元/kg,这部分的烟叶量大约占总量的60%。还有4~6元/kg的大约占20%,其他占19%。
2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洪林镇烟草的发展速度基本保持在20%左右,由于烟草种植利润可观,大多数农民种植烟草积极性很高。然而烟草的种植是一项很复杂和繁琐的产业,人力物力投入多,种植成本投入大,有些农民想种植烟草但没有成本,或者想种植却没有农田,导致烟草的发展存在矛盾。尽管镇烟办做了大量细致的宣传工作,仍没能实现大的跨越。
2.1领导不够重视,基础设施落后
洪林镇的烟草面积主要集中在东华山和大青山,在村委会领导班子中有的村干部对烟草生产不够重视,仅靠镇烟办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可能有非常好的效果。由于村主要领导重视不够,具体抓烟草生产的村干部也无法将精力集中到烟草生产上来,因此整个落实烟草面积发展的链条,到了村这一级就出现了断裂。由于有些村所处地理位置差,交通状况不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烟草种植发展。交通不便,分布较零散,给烟农的生产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有时烟叶收获后不能及时送到烤烟房导致烟叶受损,这些都制约了烟草的发展[1]。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也是影响烟草发展的又一因素。南方雨水虽然比较充沛,但分配很不均匀,梅雨季节雨量过于集中,其他时间相对很少,这与烟叶的整个生产过程不能相对应,常造成旺长期缺水,而成熟采烤期又过多的情况。就洪林镇目前而言,塘坝、沟渠等农田水利设施非常薄弱,烟田无法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抗灾能力很差,严重影响着烟叶的产量与品质。同时,烟区缺少配套的道路设施,也相应影响了烟叶的烘烤与运输。
2.2烟草生产技术复杂、风险性大,土地与资金短缺
烟草生产技术复杂,风险性大,也是制约烟草发展的又一原因[2]。相对于其他农作物的种植,烟草生产更为复杂。从育苗、移栽、采收到烘烤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必须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才能掌握。同时,连续多年种植后,病害会越来越重,尤其是青枯病的暴发,使烟株成片死亡,给烟农造成损失。另外,新区的除草剂中毒、冰雹等自然灾害有时也让烟农造受巨大损失。目前土地分散经营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烟草的发展。一批有技术、懂管理的职业化烟农想扩大种植面积,却苦于无土地可种,影响了烟叶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政府与烟草公司的配套设施跟不上,烟草的投入太大,农民必须通过贷款才能解决资金问题,但是贷款方面对农民的限制太多,导致资金跟不上,这对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打击很大。
3发展前景与思路
3.1发展前景
据烟草界有关专家评定,皖南有一部分烟叶具有国际上进口的津巴布韦烟叶所特有的焦甜香味,在中高档烟中都可以使用,该烟可作为进口替代。目前,省内烟厂需求已达1.25万t,昆明、杭州、宁波、武汉等外省烟厂需求均超过2 500 t。而占皖南烟叶大半壁江山的宣州区,2010年最多也只有6 000 t,存在着相当大的市场缺口。因此,发展皖南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对广大农户而言,种烟不必担心价格波动,也无需担心销售问题,只要种出了好烟,就一定能卖好价钱,这是烟叶较其他农作物无可比拟的优势。
上一篇:遗传标记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下一篇:关于兴仁县养羊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