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区早春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控补救措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5-01-02
因品种冬春性适期播种,播种深度应掌握在3~5 cm之间,不要过早播种;采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技术;改变氮肥全部底施“一炮轰”为底施与追肥相结合等措施,能够培育壮苗,壮苗的植株内有机养分积累多,分蘖节含糖量高,与旺苗、弱苗相比,壮苗具有较强的抗寒力,这是从种植基础上防止早春冻害的措施。
3.3适时浇好防冻水
日均温达到3~10 ℃时开始浇水。过早浇水因气温高蒸发量大,待冬小麦越冬时失墒过多,而失去浇冻水的作用;过晚或气温低于3 ℃以下时,会造成地温下降,田间积水或结冰,引起冻害死苗;当沙土地相对湿度低于60%、壤土地低于70%、粘土地低于80%时要进行浇水。当土壤湿度高于上述指标,墒情好的地块可不浇或缓浇;麦苗长势好、底墒足或稍旺的田块,可适当晚浇或不浇,防止群体过旺、过大。对播种稍晚的晚茬冬小麦,因冬前生长时间短,叶、根较少,苗小且弱,分蘖少或无,为争取有效积温促进麦苗生长发育,只要底墒尚好,也可不浇,但要及时锄地保墒,促根壮苗增蘖;浇水量不宜过大,一般应在当天浇完,地面无积水即可,使土壤持水量达到80%。当早春干土层厚度大于3 cm时,要及时补水,改善土壤墒情,解除干土层威胁,减轻冻害,降低死苗率[2]。
3.4寒潮来临前浇水防春冻
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因此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表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同时,灌水后土壤水分增加,土壤导热能力增强,使土壤温度增高。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临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3]。
3.5麦田覆盖
在预报寒流到来前,用麦糠3 750 kg/hm2或腐熟有机肥37.5~45.0 t/hm2均匀撒于小麦根际周围。据调查,盖比不盖的5 cm地温提高0.5 ℃,含水量高1.2%,分蘖增加0.7个,次生根增加2.1条,冻叶率下降30%以上。
3.6熏烟造雾
在霜冻到来时,可以潮湿柴草在麦田周围点燃,制造烟雾,减少麦田热量向外辐射,能有效减轻冻害。
3.7镇压防冻
对旺苗进行镇压,可抑制小麦过快生长发育,避免其过早拔节而降低抗寒性。另外,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一是可以适当抑制生长发育、提高抗寒性,二是可以抑制第1节间过度伸长,提高抗倒性[4]。
3.8增加使用营养物质
提倡施用迦姆丰收植物增产调节剂、多功能高效液肥“万家宝”、得稀土纯营养剂。
4小麦春季冻害补救措施
(1)及时追肥。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化肥,促苗早发,提高3、4级高位分蘖的成穗率。冻害严重且底肥不足的,要加重追肥,施尿素150 kg/hm2或硝酸铵225 kg/hm2。硝酸铵施用后不要急于浇水,以防养分流失。
(2)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3)及时喷施天达2116。返青至起身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要以促为主,及早划锄铲除杂草,提高地温,追施尿素75~150 kg/hm2,及时喷施天达2116抗旱壮苗专用型600倍液,促使受冻小麦叶片恢复生机,防止病害,促进生长发育,早发新蘖,多成穗,成大穗。对于小麦叶尖及叶片受冻害的,于返青至起身期,及时喷施天达2116抗旱壮苗专用型600倍液,并酌情补施尿素75 kg/hm2左右,促使麦苗尽快转入正常生长。
(4)及时防治小麦病害。对发生纹枯病、锈病的麦田,要在3月上旬进行1次普防,用20%粉锈宁乳油或5%井冈霉素水剂+天达2116壮苗专用型600倍液防治,控害增收,确保小麦增产。
5参考文献
[1] 王叶青.小麦冻害机理及补救措施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01-102.
[2] 刘蒙生.小麦冻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202,204.
[3] 赵兰枝,程慧.小麦春季低温冻害的发生和防治[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8(2):43-44.
[4] 皮素琴.豫西小麦冻害发生特点及防御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8(1):74-75.
下一篇:茶树冻害的发生及预防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