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盛银 时间:2015-01-02
  2.3科学施肥
  2.3.1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移栽后开沟埋施复合肥750 kg/hm2、磷肥600~750 kg/hm2、硼肥22.5~30.0 kg/hm2、土杂肥15~20 t/hm2,或饼肥750 kg/hm2。
  2.3.2早施、重施花铃肥。岱杂1号上桃早、快且集中,大田见花后必须及时施用花铃肥。一般施尿素375~450 kg/hm2、钾肥225~300 kg/hm2,或45%三元复合肥450 kg/hm2。
  2.3.3追施壮桃肥。当棉株有6~7个成桃时,趁雨后地湿,分2次撒施尿素225 kg/hm2,每次112.5 kg/hm2,间隔10~15 d。
  2.3.4喷施叶面肥。8月中旬以后,视棉花生长情况,对长势中等及偏弱的田块,喷施3 kg/hm2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水或其他种类的叶面肥3~5次,以防止棉花早衰。
  2.3.5重施钾肥。棉田缺钾是棉花后期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岱杂1号总钾肥量应不少于300 kg/hm2,分基肥和花铃肥2次施入效果较好,施钾遇旱时带水浇施。在施足钾肥的前提下,还要施好硼肥,因为缺硼可影响棉花的开花和结铃。硼肥一般作基肥施入,施入不少于15 kg/hm2的硼砂,如基肥没施硼肥,则一定要在蕾期到盛蕾初花期叶面喷施0.2%硼砂水溶液2~3次。
  2.4适当化控
  岱杂1号对缩节胺较敏感,化控要根据天气和棉花长势合理进行。天气干旱或长势差时,一般不宜进行化控;棉花长势旺、肥力足或雨水较多时应适当化控。缩节胺用量应掌握为:苗期7.5 g/hm2,蕾期12~15 g/hm2,花铃期22~30 g/hm2,打顶7 d后施45 g/hm2左右。
  2.5合理灌水
  棉花是旱地作物,但花铃期需水量较大,是水分敏感期,如此时缺水,不但影响棉花生长,增加蕾铃脱落,严重时还为后期早衰埋下隐患。因此,在花铃期遇旱要及时灌水,可采用小水沟灌,切忌大水漫灌。遇洪涝时要及时排涝。
  3病虫害综合防治
  对棉红蜘蛛、蚜虫、盲蝽象、蓟马、斜纹夜蛾等叶面害虫不能掉以轻心,一经发现,要及时防治。棉铃虫中、轻度发生年份,一般无需防治。但遇棉铃虫重度发生年份,第4、5代要酌情防治,以确保棉花高产丰收。同时应注意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3-4]。
  4参考文献
  [1] 谢传虎,张效忠.高产型抗虫杂交棉中棉所53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09(6):62.
  [4] 陆学云.棉花栽培中全程化控实用新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5):24-25
  [4] 赵丽芬,李增书,张寒霜,等.棉花黄萎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性品种选择[J].华北农学报,2007,22(10):254-256.
  [5] 谢周峰.棉花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08(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