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甬优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5-01-02
  2栽培技术
  2.1适期早播
  甬优9号属于感光性强的杂交稻品种,其适宜播种期跨度较大,从5月上旬一直可延续到6月下旬。但是从有利于栽培管理和获得高产的角度出发,单季晚稻栽培播种时间应控制在5月下旬。过早则延长了生育期,加大了田间管理的难度,增加了成本投入;过迟则不利于光合作用积累,5月下旬播种增加了营养生长的时间,有利于分蘖和培育强势个体。
  2.2培育育秧
  采用旱育秧或半旱育秧,秧田用种量90 kg/hm2。秧龄控制在25 d以内[2],利于活棵,增加低节位分蘖。栽插密度控制在12万~15万穴/hm2。
  2.3平衡施肥
  甬优9号生育期长,所以,应掌握平衡施肥,使其在各生育期内既能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又能减少肥料过多造成流失和过少导致营养不良。因其株型偏大,茎秆粗壮,故施肥量尤其是钾肥用量需大于普通品种。施肥总量一般田块施纯N 195~225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0.6∶1.0,基、蘖、穗肥比例氮肥为4∶4∶2、钾肥为2∶4∶4,应根据田块肥力水平作适当调整。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中后期控氮重钾[3]。具体做法是: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用优质农肥15 t/hm2,与钙镁磷肥375 kg/hm2堆沤腐熟,在插秧前2 d左右拌氯化钾1 125 kg/hm2施下,要求达到纯N 75.0~112.5 kg/hm2、P2O5 75 kg/hm2、K2O 150 kg/hm2。插秧后5~7 d扎根立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施尿素和氯化钾各112.5~150.0 kg/hm2,插秧后15~20 d第2次追肥,施尿素、氯化钾各75 kg/hm2。在剑叶露尖至展开时增施穗肥以增加穗粒,一般施尿素75 kg/hm2、氧化钾10 kg/hm2。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2.25 kg/hm2+尿素3.75 kg/hm2对水900 kg/hm2叶面喷施,期间也可适当增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2.4合理灌溉
  该品种根系发达,根部发育好坏会直接影响其生长,故应掌握湿润灌溉,避免长期深灌,以利于根系发育。可于栽后7~14 d放干田水沉实田1次。采用浅水干湿交替灌溉,促进分蘖。有效分蘖终止期(全田总苗数达到225万株/hm2左右)开始排水晒田、搁田,做到分次轻搁[4]。孕穗至抽穗期薄水养胎,以增加总粒数。由于甬优9号灌浆期比其他品种明显偏长,宜干湿交替灌溉,养根保叶,以利于籽粒灌浆饱满,使千粒重达到26 g以上的目标。直至收割前5 d方可断水。
  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到植株的健康状况,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穗数、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主要经济性状,由此可见,病虫害防治是获得中高产水平必须把握的环节。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和预测预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防治策略上要求通过改善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管水,以降低病虫危害的机率。前期重点抓好稻蓟马和稻飞虱的防治,中后期重点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及螟虫、飞虱。
  3参考文献
  [1] 杜如伟,张权芳,陈春华,等.晚稻甬优9号在富阳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J].浙江农业科学,2008(2):194-195.
  [2] 林帮辉,雷枝彬.杂交晚粳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11.
  [3] 朱德峰.超级稻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6.
  [4] 邹应斌,敖和军,王淑红,等.超级稻“三定”栽培法研究I概念与理论依据[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158-162.